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令人鼓舞的女孩

女孩的家庭比較富裕,令她可得到更好的教育?是。如果不在美國而待在香港,不可能會得到體貼的教育?是。對現今不敢抱有夢想又容易自暴自棄的人們絕對要學她?是。

不過目前見到以上這些冷嘲會有點不耐煩,尤其每次見到針對年青人的冷嘲更甚(即使我已不算很年青了…),我不是說這些論點完全不對,只是心情的關係。

最近開始抓到了這幾年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成型想法,加上近期中港令人心裏不爽的新聞,越來越令人們迷茫於"否定現時的superstructure的前提下,如何不成為幫凶,卻不至於被排擠,又不被沒有耐性的人亂標籤"而在思索著如何在這個世上自處(最近學到了indigo這個字,我想跟這個意思差不多吧…),這個女孩帶來的一些強而有力的訊息便是"Just be Youself"、"無論什麼情況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你還有選擇態度的自由"等等。

縱使未必能找到一個週全的大道,但至少不要輸掉志氣。

我正在思考一個嘗試的細節…

----------------

「開心舞」龍懷騫 跳入柏克萊 (經濟日報,2011年6月27日)

網址︰http://hk.news.yahoo.com/%E9%96%8B%E5%BF%83%E8%88%9E-%E9%BE%8D%E6%87%B7%E9%A8%AB-%E8%B7%B3%E5%85%A5%E6%9F%8F%E5%85%8B%E8%90%8A-224959699.html

【經濟日報專訊】縱然世界如何精采,有人只看到灰黑,但自襁褓中已因癌症而摘下一對眼球的龍懷騫,卻為自己的人生畫出彩虹。03年SARS她在廣告中,以 一隻「開心舞」激勵港人珍惜生命,今年9月她將入讀美國著名學府柏克萊加州大學,冀學有所成後,可返亞洲為教導盲童英語及音樂而努力。

她坦言:「成功在於能實踐生命,我希望能好好地影響他人,做其他人的禮物!」

未嘗如何分辨顏色、已進入黑暗世界的龍懷騫下月便19歲,但她自言生命已很豐盛,無恐懼、亦不感抑鬱:「看不到並非一個標籤,也不會令人的性格變晒,我們跟其他青年人很相似!」

生命多寶藏 等着拆禮物

03年,10歲的她隨家人移居美國,跟普通人一起讀書,對於曾就讀的心光盲人學校被削學額,懷騫坦言不知情,只表示很喜歡美國求學,校內師生都盡力幫助她:「有人幫我,我都會開心幾日、偷偷地笑,以為別人看不見,怎知很多人都見到!」

初抵美國的她,對英語一竅不通,憑着無比毅力及「每事問」性格,不但於07年代表加州參加全美點字競賽奪冠而回,亦順利以優異成績畢業,獲包括加州 大學(UCLA)等6間大學取錄,而她最後選擇了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我沒想過會入到柏克萊,它是全美最好的公立大學,有7位老師都是諾貝爾獎得主,我很開心、很感恩!」

常常掛着笑臉的懷騫坦言,有時也感到壓力,會拉小提琴減壓,最愛《梁祝》等中國樂曲,亦盡量不去想令其不快的事。她又鼓勵年輕人要珍惜生命,做一個 成功、快樂的人:「我不會去想無法改變的事,只會專注做可以努力的事;生命其實有很多寶藏,等着我們去拆禮物,成功不一定要有很多錢,在於我們實踐生命, 可以在世界上make a difference,好好地影響他人,做其他人的禮物!」

冀學有所成 為盲童努力

受到德國失明女子Sabriye Tenberken在西藏籌建學校,教導患有眼疾的孩童都活出自信、抗拒歧視所感染,懷騫亦準備在大學選修英文或音樂系,希望日後返回亞洲為盲童的教育而努力。她會在香港逗留約20天,除會到5間中小學演講外,下周日(3日)亦會出席在灣仔新伊館的佈道會作見證嘉賓。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別急於把事情簡化後打句號

書展又快來了,可是近期一直都"不小心"地買了書,為了"清書"而弄得自己一直不能停下來…而不間斷的資訊吸收(也包括新聞),造成目前只有一大堆表面的感受和認知,沉澱到可以較有組織地表達出來的地步需要一些時間。

----------------

貼文︰

悲劇之後,你要把手指指向誰 (林輝)
網址︰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2.html

雞苗司機示威、警長失足身亡,是個悲劇,是一件不幸意外。雞苗司機抗議了3年,姑勿論他爭取的是否有道理,在他而言,「坐在天橋上抗議」吸引注意力是最後 可行的方法(但實際上其實不可行),只為了宣示訴求而已;然而窮盡任何人的想像,恐怕也想不到會「因而」有一位警長在數十米之外的天橋上跌下來,而且後腦 着地身亡。

這個「因而」,包含着多少我們不清楚、也非人為可以控制的因素。雞苗司機大叔示威是一個「因」、天突然下雨亦是另一個「因」,而警長為什麼要走上街的對面 的天橋頂?是受上級指示還是自己的判斷?有沒有考慮安全問題?這些仍然是謎。真正的來龍去脈,恐怕要到死因庭開審才能清楚。

一件不幸意外

悲劇之後,公眾當然希望找出原因,將指摘的手指指向雞苗司機大叔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他雖然比較鹵莽衝動,卻沒有害人之心,事後他也極感內疚,但他的示威頂 多只是警長之死的其中一個構成因素,而非簡單的因果關係。將他說成是殺人兇手「害死」警長,那是忽視細節,並將事情過度簡化了。

那意外的原因是什麼?事後竟立刻有不少人為這場意外「爭取話語權」,那些人到底是真正關心兩位當事人,還是只為乘機抽水?警務處長在事後說「示威者須守 法、和平及有秩序」,說穿了就是要將責任都放到示威者身上,而且不只是這位個別雞苗司機,而是其他所有「示威者」。網上也立刻出現了一個名為「強烈聲討 80後激化社會矛盾鼓吹激烈示威害死好警長」的群組,其似是而非的滑坡推論,乘機抽水的意味呼之欲出。甚至報章上有些評論,還以「警長試圖爬上天橋頂部游 說男子下橋而出事」這種與事實不符的說法去理解整件事,無非就是要將「示威者」一概說成自私、衝動、激烈甚至暴力。

我們更需了解細節謹慎思考

另一邊廂,有議員指周一嶽局長應該負責,如果他肯接見雞苗司機,雞苗司機就不會示威、警長就不會死。至少就我所知,過去該局的高級官員已不只一次見過那位 雞苗司機,事情無法解決並非因為見不到周一嶽局長,那位議員如有跟進過雞苗司機的個案,沒理由不知道。况且雞苗司機要的不是見官,而是要解決他自己的問 題,所以即使他見得到周局長,也不見得就不會繼續示威。而接下來的意外,卻是誰也不想見到的。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習慣:面對悲劇,都希望可以找到指摘的對象,都希望有人為事情負責。但為了惻隱之心不會被利用為達到抹黑和卸責的工具,我們更需要了解細節、謹慎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令逝者得到公道。在此,謹向劉警長的家人致以衷心的慰問,希望諸位節哀順變。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簡單之樂

樂趣可以來自很簡單的東西。

上重下虛,真是向難度挑戰了。(謎之聲︰其實是蓋得不好吧)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巧克力禍心

今天見到了一則新聞,雀巢表示有基金刻意炒貴了糧食價格,令產品價格有壓力。

兩個幾星期前,周澄的專欄提到Glencore在本港上市,她預期本港人們只會當成炒股和投資的項目,只看那些生硬的前景分析,而不會去想這巨型企業如何操弄糧食價格的營運本質,結果的確是如此。

讀起來這書的內容結構好像有點亂,本來猶豫要不要寫這書的閱後感,後來又覺得不介紹可惜,借文來介紹也好吧。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0247

也許關於咖啡的不公平貿易已經很多NGO和書有大量報告了,沒有意圖了解細節的人,也會至少聽說過這問題,不過關於朱古力的報告就較少。其實,可可豆也跟咖啡豆,有著類似不公平貿易的問題。

本書從歷史和社會、政治等多角度切入,描述可可豆如何由本土的重要作物,被西方世界引入西方,經過科技的改進,發掘了它由藥物變成奢侈品又變成大眾甜食(有提及各大品牌的發蹟史),可可豆田進而被殖民式管理(這當中有很多妄顧民間智慧的密集式開發,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和社會運作、人口結構和政治穩定等等),即使脫離了殖民統治後,可可仍因其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很多典型的後殖民獨裁者、內戰中的軍閥們與西方幕後支持者的利益橋樑,就像剛果的血鑽石那樣。就算有些獨立的農民想要爭取議價能力,已經大到成為寡頭壟斷的可可製造商,已多次成功操弄價格,令想獨立議價的農民血本無歸(甚至簽好約卻要反悔)。因為可可田代表政客和軍閥抗爭、保持實力的本錢,它由誰擁有、買家是誰和貨運路線,涉及了一堆敏感的議題和外表光鮮的持份者。即使是今天,數一數二最大的可可供應國家,如象牙海岸,也是一個國內政治動盪的政權,場主與巨大的買家有些秘密協定,而本書後半段,便是作者追查一個因為調查可可行業的政治醜聞、黑工問題,而"被失蹤"的法國記者的事,在追查的過程,遭到諸多留難和話裏有話的危險警告,來自各方,包括政府、企業甚至發達國家的政府,這些角色們互相協調幫助隱瞞真相,他們的言行印證了現今可可業(其實是農業的冰山一角)那運作模式如何黑暗及複雜,又進而讓已發展、發達地方的人們了解到他們作為最後消費者,其實也是參與鞏固了這個運作模式,又啟發了一個視角,就是農業作為土地、環境和經濟的重要一環,原來提供了一個這麼大的可操作空間,容許了黑暗政治的存在。

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也說明了那些常聽說的農業黑工、剝削問題,可讓人理解這問題成因,並不停留於只是一種角色沒有道德的這個理解層面上,還顯示出根本現今這個由種植者到採購者到生產者到消費者這個運作模型本來就有問題。

本書也有提到有些公平貿易評級機構因為發起地的人們的官僚運作,令運作費用過高及造成農民的行政負擔。不過,它本身也是立意良好,仍然可以改善及支持,畢竟,這若成為一個較有經驗而更多人可接受的選擇,便可以減少依賴現今那問題多多的模式,只要減少壟斷,便可減少黑箱作業,也關係到政治層面上少了外國企業跟政府的利益輸送的問題。

除了支持公平貿易產品,作為消費者,甚至一般市民,如果能夠少些政治冷感,不隨便被光鮮牌子廠商的公關誘導你不去思考某些東西,多點問為什麼,這些操作便會變得比較困難了。(本書也有提到十九世紀那些大牌子如何與國民的良心進行了多次淡化作用的公關戰)

例如,想起最近爆發的連串食品問題,一想到城市人吃的、穿的,這些會接觸身體甚至入肚的東西,都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裏來、用什麼物料和方法製造,經過什麼人手,其實還有點恐怖。

說到恐怖,大家都好像因為資訊氾濫而變得麻目了,即是說不是不知道有問題,但是失去了感覺,不過這是後話,想到了更多後再說。

以下借文一篇︰

原址︰http://loverain0709.pixnet.net/blog/post/47201213

當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從一開始作者去跟隨著可可小徑養護員詢問當地種植可可的農夫是否知道可可將會被製作成什麼商品?是否知道它的價值?我很訝異,他們竟然對於自己栽種出來的可可一點都不了解,甚至我們買巧克力的錢,可能是他們工作好幾天的工資,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當別的國家小孩開心地吃著巧克力時,而在某些地方的小孩及農夫,卻得終生種植可可,甚至連上學的機會也沒有,他們的勞動所得,在世界另一端的卻輕易就花費完,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斷裂及落差,這對我們來說,實在很難想像。
而他們主要經濟活動就是生產可可,而生產可可就是為了今日生活所需,所以農民沒錢讓孩童上學,甚至當地也沒有公共設施,連電、醫院也沒有,他們認為可可是他們每一個人脫貧之道,無法想像不種可可他們能做什麼?但事實看來,可可反而沒有幫助他們脫貧,可可所賺得錢,無法應付耕作的成本開銷,難以養活家人,反而讓他們持續被人剝削,陷入經濟的困局中,而他們卻只能接受。

長久以來,可可的價格,一直不是由種植它們的農民決定,而是由商人控制價格,農民只能接受不能反抗,若反抗了,情況只會變得更糟,會失去原本的優勢,所以農民只能默默忍受,處於被剝削的地位。而商人為了滿足全世界對巧克力的癮,必須尋找更多種植可可的產地,開發新的可可資源,所以各國都紛紛在殖民地開墾可可農場,這樣一來,殖民地的人民也處於弱勢,他們必須遵循殖民者的政策,種植可可,因為對那些殖民者來說,不重要的地區與人群,本來就應該遵循殖民管理者的需要為主,所以他們陷入難以言喻的壓榨,無法保有當地的產業,而可可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甚至過度生產可可後,會造成疾病,舊可可毀於一旦,他們又必須培植新的品種,滿足世界另一端的人,難道這一些就合乎公平原則嗎?他們就應該被剝削、被壓榨嗎?甚至殖民者們對於被殖民的國家,擁有許多偏見,認為他們的政策是替這群不成人形的人帶來一束文明與啟蒙的亮光,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他們真的認為這是幫助他們走向文明的方法嗎?

一直處於弱勢的農民,受到資本家的壓榨,以及滿足人們對巧克力需求,為了將成本控制在最低,減少支出,農人想方法尋求最廉價的勞動形式,並進一步剝削它,都是肇因經濟條件困乏,所以他們尋求到的方法-也就是奴隸交易。奴隸販賣持續了將近四百年,一直到現在依然還存在著,只是鮮少被人所發覺。而此方法造成了許多年幼的男孩在槍口威脅下工作,無勞力所得(薪資),經常遭到人身虐待受傷,甚少有餐點可以吃,睡在發臭起居環境,他們的勞動條件惡劣至極,但他們一開始不過就是想賺錢給家人,但是卻被拐騙。在這過程中,他們看著老闆的小孩可以上學,他們卻只能在垃圾堆找衣服、鞋子、吃乞討來的食物,對生活已經全然絕望,放棄思考逃走的可能性,但好險當時有著像瑪柯的人願意解救他們,不然可能到現在還會有更多童工受害,而我們永遠都不知道。而書中也有提到,那些被救回來的小孩,或是在尚未被帶入農場就被攔下的小孩,因為認為在故鄉沒有希望可言,所以他們通常相信,他們是能夠獲得報酬者的幸運者之一,所以這樣的想法,也造成許多父母賣掉小孩,希望孩子有朝一日真的會成功返鄉,但反而造成更多小孩無辜受害,這樣的想法可以說有錯嗎?他們不過是希望生活能夠獲得改善,只是他們不知道面對他們的是充滿罪惡且不人道的對待。

只是從書我們可以發現,政府以及資本家對於童工此問題一直無法面對,他們怎麼敢承認,消費者所吃的巧克力,卻是童工的血與淚換取而來,這消息若是被社會大眾知道,還會人有願意購買嗎?他們還有辦法獲利嗎?而政府怎麼能夠面對自己做錯事的窘境?加上為了不破壞國與國之間和諧及利益,所以哈金-安格爾議定書,措詞故意含糊不清,字裡行間充滿漏洞,這都是因為政客們為了自身利益及權力,所以通常以利益優先,將弱勢團體的需求給放一邊。

而長期遭受虐待的童工們,即使有幸逃離,都可能違法犯紀,成為地痞流氓,這都是因為失去了童年生活,缺乏與家人、村人的日常社會互動,阻礙個性發展,內心都不再擁有人性的東西,加上返鄉時,又沒身分證件,記不起家人姓名,一個人無親無故,就很容易違法犯紀,造成社會上的困擾。由此可知,童工問題不僅對他個人產生影響,甚至會影響後續所接觸的人以及社會,若政府或相關單位不解決,之後很容易衍生出各種社會問題。
書中有部分是提到,若援助單位只教育、宣導,對於安置童工措施卻沒有實質上幫助,反而造成尋獲者的困擾,甚至會降低他人幫助的意願,所以我覺得相關單位必須將後續安置考慮在內

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巧克力是犧牲身無分文的無數人所獲得的,而目的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慾望。而我們必須知道巧克力黑暗的歷史,進而檢討自己。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魯迅的金句

總覺得這種題目命名悶的糟糕…不過暫時算了。

因為書店有特價,前兩天在午膳後去快閃地逛,買了兩本書。

1. 金融霸權--方宏博著 (http://hk.myblog.yahoo.com/livepublishing@ymail.com/article?mid=266&fid=-1&action=next)

2. 魯迅箴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5653)

話說那個中和出版的名人箴言系列目前有四本,除了魯迅,便是孫中山、曾國藩和李嘉誠…………我錯愕了一會,但想來也不應大驚小怪,既然有唐英年之流,抱著這種"多和大就是美的典範"的價值觀其實也是有相當人數。

對於近期這麼多事,觀察到的人心,又讀到魯迅,真的覺得很他很厲害,並不只因為其具深刻和敏銳性的洞見,還有一種態度。

以下是其中一些很棒的句子︰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蟲蛆也許是不乾淨的,但它們並沒有自嗚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犧牲者直到被吃的時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讚歎它們。

漫罵固然冤屈了許多好人,但含含胡胡的撲滅"漫罵",卻包庇了一切壞種。

我也曾有如現在的青年一樣,向已死和未死的導師們問過應走的路。他們都說︰不可向東,或西,或南,或北。但不說應該向東,或西,或南,或北。我終於發見他們心底裡的蘊蓄了︰不過是一個"不走"而已。

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苦;更應該戰斗,但為的是改革。責別人的自殺者,一面責人,一面正也應該向驅人于自殺之途的環境挑戰,進攻。倘使對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辭,不發一矢,而但向“弱者”嘮叨不已,則縱使他如何義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說——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實乃是殺人者的幫凶而已。

---------------------

上了另一個關於公平貿易的讀書會,感覺不錯。還有另外三個,有興趣不妨看看資料。

http://www.hkfairtradepower.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39&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