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剩食》

More about 剩食

《The Story of Stuff》作為導火線,我竟開始越來越同情馬沙的立場。

暫時是本年第一本極力推介的書吧。

對於食物的浪費,都市人都有一種麻木,因為他們看不見原材料生長的過程,是耗用了多少資源。它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食物由生產到消費、最終處理這個大流程,佔了人類碳排放的極大部份。

以港人每年浪費倒倒的食物跟飢餓人口作對比之類的也不提了(因為「一個人的死亡是故事,很多人的死亡卻只是數字」),我反而在腦內一直浮現的想法是,對資源運用的效率非常低,真是到了作賤的地步。雖然都市人浪費資源比較多,一向都有字面上的認知,但看到了細節,就感覺很蠢。

超市的採購、物流和存貨模式和對包裝的要求,經常導致大量正常狀況的食物被倒掉、食店和酒店因為要迎合客人的視覺感觀和點哪道菜就一定要有的要求,而老是煮得比需要的多、飛機餐每個行程都都硬性規定要丟掉所有用剩的東西和一次性用品,ETC。對於他們,那些浪費掉的食物也是要成本的,但就因為都算了在成本,在消費者付款時是看不到的,在他們的意識中,他們付的價格只是眼前的物件,所以,並非conventional economics中的equilibrium price的交易就會supply=demand的情況,而是這個運作模式本身的問題,這些其實都是可以在行政和習慣上改變過來。

第二部份說的是香港業界和家居在廚餘/食物回收和減廢的計劃和執行上的難題。例如︰地方有限(回收筒/處理機等始終有臭味,要放遠)、政府支持不足、市民和業界對廢物的認知等等。我在惠康工作的老姊說,以前公司也有讓廚餘回收公司來收剩食,但自從那公司「執正來做」之後,反而要向其收費,便乾脆不找任何人來收了。因為將食物分解作魚糧、堆肥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所以有機器和人手的運作成本,業界會覺得給你賺錢的物料為什麼還要給錢,這個概念造成的心理落差是個大障礙。本書又提到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成功例子,他們在政府的首先倡導下,業界和市民都把廚餘/剩食的處理看成自己的責任,所以願意多做功夫甚至付費去處理。

第三部份是一些訪問,帶出如何在購買、煮食、保存、簡便地轉化為其他物資方面以達到減少廢物的居家智慧,有些其實是市區新一代人已忘卻或不喜歡執行的傳統智慧…

面對氣候變化,我們已不能指望有什麼新科技可以奇蹟地改變動向或者有什麼救世主帶領(我不否定這可能,但它們也未必會出現,而且大眾的態度也很重要),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做成,應該要從對物質的態度開始改變,然後從細節著手,一點一滴做,踏實地變。

本書的EPILOGUE裏,區紀復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對一個膠袋也懂得珍惜,對人便不會隨便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