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的讀書會碰巧認識了作者,她順便推介自己的書,而主題又是我感興趣的,所以便"特殊折扣"買來看了。
蘋果日報訪問︰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0719&sec_id=4104&subsec=15333&art_id=13005073
借用訪問中的一句︰「外界人,甚至扶貧工作者,以為自己受過教育,擁有資源,就有權掌管窮人生命,按自己嘅想法改變窮人嘅生活方式,以為農民又蠢又食古不化。」
文字淺白而對思想訓練的價值甚高,不是訓練"思考能力",而是反思作為城市人一堆習以為常的價值觀和概念,其實是不是只屬一堆偏見和沒有根據的想法而已。這書便揭露了很多城市人對"文明"的定義的專橫、對"貧窮"人士有太多生於無知的偏見,進而老是以"搬來我們這套就一定好了"的傲慢,結果有些"大路"的扶窮項目是幫倒忙,有些政府由上而下式的"發展"政策,甚至因為設計時不符本地環境的條件,破壞了當地生態和經濟根本,轉頭又以刻板印象,歸咎於當地人的懶惰和愚蠢。
我想起2009年的新疆事件,本地傳媒普遍都只採取官方的立場報導,坊間評論也沒有太多敢公然質疑這種propaganda,跟作者談到,也覺得這是漢族沙文主義。我偶然聽/見到一些友人那些民族主義論調(e.g. 他們窮因為他們懶、是漢人帶來經濟改善還不知足,etc),我都會一肚子火,覺得很明顯只是偏見,卻沒有實際論據和口才可以反駁(我生氣時是張口結舌的),幸好有這本書,作者的親身觀察,可以在社會、環境和經濟角度,打破這些偏見。
寫到這裏好睏好想睡(零晨一點)…簡介一下書中某些很值得深思的例子︰
主流價值觀會覺得住在石屎蓋的房子才是基本生活標準和文明的進步,所以政府花很多錢蓋了一列石屎房,但蓋好了卻沒有人住,因為在當地住石屎房是會又濕又冷,而傳統的木房子可以保暖和吸濕。
城市人常看一些片段和照片,看見少數民族好像沒有忙碌的樣子,根本就沒有了解他們的生活模式背後的因素,就說他們懶所以窮,又覺得種田的人比放牧的人文明。例如有個在蒙古幾代的漢人家庭細說祖先歷史,他們本來也種田,因為感覺比較有故定的收入,但發現那裡的土壤根本不適合種田,就改為跟蒙古人一起放牧,已經幾代了。作者翻查歷史,發現蒙古人在古代也曾嘗試種田,但也發現放牧才是較好的維生方法,才維持了這麼多年。
政府跟某大誇國咖啡公司達成協議,認為咖啡豆是高利潤作物,下令村民改種咖啡豆,可是咖啡豆的價格是跟國際市場掛鉤,農民的收入反而變得沒有保障。(這個跟巧克力禍心一書裏提到的可可豆市場也是差不多,誇國公司在大多情況是不願意跟農民定下任何未來價格協議的)
中國有很多地方正在沙漠化,未來又可能面對糧食危機,本來一些適合務農的地區,兒童們在跟家人工作時可以學習到其農業知識,但扶貧項目老是以把兒童拉到學校學習城市人的課程為優先(甚至有些學者認為要把更多人口吸進城市),變成他們不會耕田,入城打工的競爭力又不及本地人,至於本來可以發展的農業,其專科知識竟然只在城裏的大學才學得到。 (不是否定讀書,而是其課程內容和對"學習"的標準的問題)
所謂的西部大開發,引入的漢人資金用來蓋礦場、酒店、人工景點等,總是在買地和擴張時,趕走了居民令他們失去生計,而建築結構亦破壞了生態,傷害了以土地為生的農民、牧民的經濟基礎,這反而加深了種族隔膜。
因為言語、地理和生活模式也不同,連學校裏也以漢語為授課語言,變成少數民族跟主流漢族的交流有某種隔膜,變成老是聽到"中國人就是黃皮膚、黑頭髮"的論調,在這論調中,少數民族變成隱形了,而他們被形容的時候,卻是被演繹多於自我表述。
剛剛在YOUTUBE見到,這是作者的訪問影片之一︰http://youtu.be/owUqgRQTFH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