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貼文︰當中產也被發展

這是香港版地產界的INSIDE JOB…顯示了產權交易的訊息不透明、決定過程的黑箱作業,以及政府沒有盡責,亦不合理地沒有得到傳媒應有的注意。

----------------------

當中產也「被發展」︰私人屋苑的經濟政治學 (熊一豆)

原址︰http://www.inmediahk.net/當中產也「被發展」︰私人屋苑的經濟政治學

本月18日一早起來上網,被youtube一條短片嚇得愣住。驚心之一,畫面所見,一輛吊臂車吊著一個大鐵箱在空中晃動,而底下,竟有幾個人跟著吊臂走動,意圖阻攔鐵箱降落地面;訝異之二,阻止工程進行的並非行動力強的青年人,而是幾名主婦;震撼之三,現場是我居住了將近三十年的社區─香港第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

小業主的憤怒︰求助無門 累積日久

現場為美孚第八期緊貼民居的一塊土地,原為埃克森美孚的石油氣庫,後石油氣庫搬走,空出來的土地,其規劃與發展均備受爭議。發展商欲於其上興建二、三十層高的大樓,但遭鄰近居民強烈反對,雙方爭持日久,問題一直未解決。如今居民正就該土地的發展進行司法覆核,於官司未有結果前,堅決反對地盤動工製造既定事實,但發展商則執意馬上動工,彼此緊張關係日漸升級。及至本月14日凌晨兩點,居民從夢中被巨大聲響驚醒,嚇然發現承建商趁夜深人靜,動用五輛工程車把建築物料運入地盤。居民發現後立即前往阻攔,其時四輛工程車已進入地盤,一名居民唯有馬上橫臥地盤門口,才成功阻止第五輛工程車駛入。

自那個凌晨開始,居民分批輪流日夜在地盤門口駐守,堅決不容許地盤動工。到了17日下午,工人仍執意開工,當時現場留守的多為退休人士與主婦。情急之下,數名主婦奮身攀爬鐵絲網進入地盤,衝到工程車前阻止吊臂工作,那段驚險萬象的短片就是這個情況下拍攝。

到底基於什麼原因,一群向來被認為最平和的中產、於一個最老牌的私人屋苑,竟然奮勇如「八十後」?純粹以「居民維護一己切身權益」這個理由,並不足以解釋為何一群上了年紀的老業主抵著夙風夜露也要看守地盤,更不能解釋那爆發力很強的直接行動。因為,那天凌晨臥倒地盤門口的居民,恰恰並非來自最直接受影響的民居,而是住在隔了一條私家路的毗鄰大廈。

我於是到現場去了解情況。工人停下工作,但召來警察,不過氣氛大致平靜,而留守的十多個街坊,正紛紛議論發展商給傳媒的聲明。「明明是抹黑,說我們肢體襲擊工人,我們只是攔住他們開工」「警察都站在他們那邊」「話工人受傷……我明明見到他們後來從救傷車下來,跑一百米咁快跑去公園那邊」「我們倒是有一位老街坊,太激動,血壓高到200,現在還在醫院」「今天凌晨,又是兩三點叫護衛員來開鎖,還好我們守在這裏,否則他們搬好物料,就會開工……」

這些話聽來熟悉,在受市區重建影響的舊街坊、遭逼遷的菜園村村民口中,都聽過,只是出現在自己最熟悉的社區,反而覺著了些陌生。看著這群小業主從安逸有秩的生活軌道跌落,在寒風與微雨中忙這忙那、為未能掌控的下一刻盡可能籌謀……也看到他她們的生活如何被地盤工人的作息重新編排,有個太太說「我斬咗四餐叉燒,啲仔女開始投訴……」,另一個說「我而家要去湊孫先,轉頭返來」再一個說說笑笑忽而眼睛紅了「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這樣去爬鐵絲網」「返屋企睇番條片我先識驚……」。

看著他她們繼續坐守地盤,表面的平靜與疲憊底下,是累積日久的一種忿忿不平。與反對興建美孚新邨屏風樓工作小組(下稱工作小組)成員進行訪談,開始明白,這兩年來一次又一次的抗爭無效、求助無門,一次又一次對方的大動作小動作,都在逐層累積一眾小業主心中的憤怒。而多年來一直在這些中產小業主心中煽點怒火的,正是政府與大地產商。

政府背棄承諾︰商贏民輸

說來諷刺,今天的連場惡夢,竟要從十多年前的一個「美好願境」講起。現時涉及爭拗的這塊土地,過往為埃克森美孚的石油氣庫。1996年,港府聲稱出於為居民安全著想,屬意埃克森把石油氣庫搬離美孚民居,並經當時行政局通過用「以地換地」的方式解決搬遷問題。這對居民而言當然是好消息,及後石油氣庫果然搬離,居民滿以為該塊土地已為政府所有,甚至期盼樓下或會多一個公園。

怎料,到了1999年,惡夢開始。從深水埗區議會傳來消息,該塊土地將用作興建新樓。如夢初醒的居民才去各政府部門打聽消息,百般查詢下,始得知原來「以地換地」的方案不獲美孚石油接納,土地仍為石油公司所擁有,並將興建新樓。

只是,怪事日日有,港府特別多。按常理,假若「以地換地」的談判拉倒,那麼石油氣庫照理應該仍存於上址,一切照舊。可是,政府卻另外賣了一塊地予埃克森美孚作石油氣庫新址,於是「以地換地」拉倒的結果,竟然是埃克森擁有了兩幅土地。可是,這筆土地買賣的交易,卻繞過公開拍賣的程序,官與商如何談判、地賣了多少錢,至今仍是一個尚待交代的謎。然而,僅從結果評核三方利益得失,政府由拿出一塊地去交換變成賣出一塊地,當然有土地收益;石油公司出一筆錢 (公眾不知的金額)移走氣庫,卻可以把屋苑的剩餘地積比率轉移到上址發展高樓,算盤怎打都是一筆好買賣,尤其官商就換地談判的時期,正值本港樓市瘋狂顛峰,石油公司應該要比居民更渴求搬走石油氣庫,為日後「發展」清除障礙。官商皆有所得益,唯獨居民支付代價,石油氣庫變貼面口罩高樓,生活質素沒有變好反而更壞,並且從頭到尾被蒙在鼓裏、排拒於社區規劃之外。

但居民的憤怒並不止於此,更令他們怒火中燒的,是政府對於沒有就換地方案失敗知會居民、沒有就其他方案諮詢居民,所給的回應。根據2004年立會紀錄西九龍地政專員陳佩儀的供詞︰「由於『以地換地』的方案不獲美孚石油接納,政府便繼續與美孚石油商討其他可行方案,而並沒有特別就『以地換地』的建議失敗一事諮詢區議會。她(陳佩儀)解釋,當時政府的焦點是盡快將該可能對居民構成危險的石油氣貯存庫遷離。她推測當時美孚區內的物業發展計劃已全部完成,整區能應用的地積比率大概亦已用盡,所以政府不能肯定區內仍否會有新的物業發展。」

一句「推測」與「不能肯定」就把政府當初的承諾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然而這個「大概用盡」的「推測」,並非建基於任何客觀數據或理據,只是「純屬個人對當時的推測」(摘自陳佩儀回覆王德全議員的查詢)。

工作小組召集人葉少舟忿然道︰「政府怎可能不知道發展商刻意保留塊地是用來起樓?如果你諮詢,我們或寧可選擇讓石油氣庫繼續存在,那只是一小塊地,並不能貯存很多石油氣,並且是一早已知的,現在搬走石油氣庫卻換來屏風樓,我們的生活質素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變得更差。」

官與商先有謎一般的「換地變賣地」方案,後有官員如此草率與兒戲的回應,始作俑地造就了今天美孚八期地盤的爭拗,但如今卻置身事外,任由一眾小業主與地產商衝突不斷、險象頻生。

地產商分身有術︰行人路、馬路也被發展掉

不過,繼政府之後,居民又再度被大業主出賣。2009年有小業主到田土廳查察,嚇然發現原來石油氣庫舊址外圍的三邊行人路與半條馬路,均被管理公司匯秀企業以一百五十萬賣予現在發展相關土地的祥達發展。行人路與馬路,一向由小業主支付管理費以保養與維修,而且,居民每天都要使用相關路段,怎可能被納入地盤,任由地產商拿去「發展」掉?﹗但當居民就此向管理公司質詢,匯秀則以物業發展由其他部門負責為由,拒絕正面回應,彷彿賣掉路段之後,一切已與他們無關。

但果真如此嗎?至此,有必要探究大業主、物業管理與發展公司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新世界發展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收購美孚新邨,並成立名為匯秀企業的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整個屋苑。祥達發展則於2008年成立,其董事葉宏德和李穎賢乃高李葉律師行的合夥人,而該律師行則是新世界發展的其中一個顧問。祥達成立後,埃克森美孚與匯秀先後把原石油氣庫土地以及周邊的三條行人路與半條馬路,賣予該公司發展。但當一眾小業主就相關地皮向新世界發展詢問時,對方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埃克森美孚、新世界與祥達三者之間的關係。

這兩年周旋在各政府部門與發展商之間,一眾小業主就如在一堆黑箱之間來回碰撞,有冤無路訴、有理無人睬。明明是極不合情理的事,但總輕易被一句「發展商有權」、「合法行為」就全盤擋回。也就是這種不合理,燒燃了中產的怒火,把他們推上街頭、導向行動。

但所謂「法例」者不外政治,法律條文既可善亦可惡,與民為善者存之、為惡者去之,才是社會進步之道。反照當下,地產獨大、政策傾斜,堂堂法例之下,竟容許發展商把地盤築到別人家門前、把使用中的道路也一併發展掉,根本未能保障市民大眾的應有權益。香港是時候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並召喚一套新的關於土地發展的論述。置於新論述正中的,應該是居民對社區規劃的參與權,以及把居民生活質素直接納入發展效益評核的思維。發展,從來都不應建基於犧牲部份人的權益之上,更不能以法例之名,將別人的犧牲合理化。

(刪減版刊《明報》2011.03.24)

HKIFF: Wasted on the Young



http://www.hkiff.org.hk/chi/film/detail/35102-wasted-on-the-young.html

http://www.imdb.com/title /tt1647483/

簡述故事當成鍛鍊記憶力和組織力吧…

TRAILER看起來並不吸引(不知道為什麼硬要剪到好像青春戀愛電影),不過以校園暴力、欺凌主題的片子,我覺得這片比<<告白>>還要好看很多。

Zack和Darren是因為父母再婚才成為兄弟。Darren是因為老媽嫁給Zack的老爸,初嚐富貴私校的生活。因為父母長期不在家,都是這兩兄弟一起住。Zack是校內有地位的大阿哥,並有一群黨羽,長得帥又游泳好,是學校的寵兒,對想過來結識的人偶然擺一點架子。Darren是成績優異和喜歡電玩的宅男,對Zack經常在家辦的Party(酒、性、毒那種)沒興趣。不過,二人基本上是互相尊重。 Xandrie跟Darren互有好感,但因為另一校內惡霸Brook(Zack的黨羽)想攻略Xandrie,令Darren拒絕了她。

Xandrie跟她朋友第一次去Zack的party,Xandrie是跟Darren相約好,為了見他才去的。Zack和Brook為了攻略她,令Darren以為Xandrie去搭訕了,失望下回到房間去,然後二人要黨羽(女的)讓她喝下迷藥,將她迷姦了。二人(還有一個目擊者)發現Xandrie好像死了,三人便將她"棄屍"荒野。

Darren見party之後,連日不見Xandrie沒有上學,她的手機又漏了在自家的地窖,便開始對Zack等人和派對的人有所懷疑。不過因為Zack的勢力,知情人不敢提,不知情人也不敢問。見到Darren在追查事件真相,Zack和Brook開始不滿Darren,打罵恐嚇,校內同學只是笑著當戲看,其實心裏知道 Darren是二人"殺雞儆猴"的工具。Darren是機械和電腦高手(宅男嘛),hack了當晚派對人們所攝的照片和片段,親眼見到事發經過,悲憤和煩惱要怎麼做之際,Xandrie竟然回校了。那些以為她死了的人很愕然,Darren主動找她,問是否需要幫助時,被一些人偷聽了,在網上和手機間快速傳播校內,本想當沒事逃避的Zack"被見校長"後,親自對Xandrie落下馬威,說他有律師又有良好名聲,完全不怕打官司,Xandrie不會有好下場。

Xandrie決定了要私下討回公道,帶手槍進校,當眾指著Zack。可是在猶豫時,Zack說就算他被殺,外界也只會當他是可憐的男生被瘋女人殺掉而已,後果是由她承擔的,Xandrie感到自己無法討回公道,絕望自殺。

警方向校內學生問話後,Darren發現大部份同學甚至Xandrie的朋友,也沒有供出派對的可疑事件 (他自己也沒有,大概是料到會這樣…),又見Zack等人馬上過回開派對的日子,大家都想盡快把這件事忘掉,他感到很荒謬,覺得這情況並不單單是Zack 等人可以做成,他們可以呼風喚雨只是被緃容出來的,其他人的懦弱也有責任。於是,Darren託好友的幫助,展開復仇。

在一次派對中,Darren把hack來的那段事發影片,附上一句"You can stop this.",全寄到了參與派對內的人們的手機,知情者內心的不安又引起了,不知情者就除了不安也對相關人士變臉,Zack發現氣氛不妥,自爆 Xandrie確是被姦,又把責任推給Brook,不過被他聽到了。不快之時,喝過女友人(原來是被Darren說得過)給他的酒後暈倒,醒來時發現被 Darren綁了在房內一張沙發上,前面有鏡頭和一個儀器在直播給派對的人看著的電視。Darren對他說,這種情況是所有人造成的,Xandrie是被集體殺害的,這個病態社會,單只是殺了Zack或自己,這世界都不會變,所以他決定要大家做改變,然後把槍連結在那有活動臂的怪儀器上(是他造了後託朋友放置),派對的人們透過手機投票,決定槍要向誰發。Darren自信十足,Zack卻在拼命求饒。

最後,鏡頭是映著Darren在游泳作結尾。

我說比告白要好看,是因為告白裏只是集中強調變壞的人如何壞,同學如何見高拜見低踩,太過集中描寫"醜惡"了。這片子講的人性比較多層,如人們心中只想自己不被欺凌而逃避責任的"弱點",以及其實他們知道對錯,只要在不具名的狀態,他們還是有是非之心,帶出社會現實是自己有份塑造的訊息。

倒是,我不太明白Darren最後怎麼保持清白之身可以舒服游泳,如果那些復仇計劃,只是片中偶然穿插的恐怖幻想之一,我就很混亂了。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HKIFF: Inside Job





今天在有很多腸氣的狀況下看此片,所以投入度只有75%左右。不過,我還是覺得很值得看及推薦。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11642430& lt;br>
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經濟學家、whistle blower寫的書說明過金融海嘯、次按、衍生性金融產品、政府如何進一步放寬監管的緣由和災難性後果,但這片子的好處除了是在短時間內大包圍地講述了前因後果和各方的問題所在外,亦有新的角度和元素,就是和那些始作俑者的訪問及播放聽證會時那些人的嘴臉和態度,是如何地沒有悔意,在這方面表現了金融業高層的根本人格問題,以及金融業界的敗壞風氣,引用這篇訪問,導演說︰

"I think it'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role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played and the role that academia played."

"Even in my private and off-the-record conversations with financial executives I've not encountered a single honest expression of remorse or shame or guilt.

並非只有針對個人的指控,它還配合整理了一些數據和事件,顯示出事情(衍生性金融產品的誕生、金融監管的寬鬆化、放寬槓桿比率等等)是如何一步步被有勢力的金融業者串連起來推動,即使有不少人看出危險的潛在性並向政府或相關監管機構提出,仍然被那一拙人在多種途徑壓下反對聲音,使他們心中的計劃得以實現,可見今日的局面,並不是意外,而是一連串故意的行意造成的必然結果。例如相關的監管機構大部份都是金融業者過來人,更有不少是通過了有利的法案之後辭官回去老本行當受益者,本片後期也指出本來參選總統時猛力批評金融業界的奧巴馬,到頭來也是找回上屆政府的人,也就是始作俑者,去監管金融業。那些人在遊說業(lobbying在美國是很大的行業)大灑金錢,以影響公眾、政府和議員的想法,甚至原來學術界,即是那些主張市場萬能的經濟學者,有不少都是收受相關的機構的高額稿費去寫有益他們政策主張的論文,例如"CDO可以穩定市場、監管有害市場"結論的學術文章,這違反了學術思想不受企業利益染指的原則。至於那些始作俑者中的頭頭、大學教授等等,不是被訪問問到惱羞成怒、前言不對後語、支吾其詞,就是乾脆完全不接受訪問。這片子比較獨到的也就是在訪問裏,顯示了那些人是如何的厚臉皮。

除了集中於2008金融海嘯的前因後果,也基本地描述了一些金融業者的行業人格問題,例如行業風氣只著重短期個人利益,而不顧社會後果,例如像是那些CDO還會被其他機構包成CDO 再賣,所以持有第一層CDO的人不會管最終本來借貸的人是否真的能還款,因為第二層向他們買的人已把一些風險帶走了,而AIG提供信貨違約掉期會給虧本的 CDO賠償,就更令賣CDO的人沒有顧慮。更離譜的是,每當有"大到不能倒"的企業要倒下時,是政府出錢,由納稅人付出代價,但始作俑者還要按本來合約得到巨額獎金。

有播放一些對某大銀行、對沖基金的高層在聽證會被質問︰翻查你們的內部電郵記錄,明明私下覺得某某產品是"Piece of shit"和"Crap",為什麼還要下令向客戶大力推銷它?

那些人還是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解釋一堆無稜兩可的話。

片中又有提出,華爾街那些分析師的話,行內人都知道不可信,並有共識是︰有時某些大行的行為和他們本身想的是相反,大量持入某股票,並非真的一定是因為看好它,而是想釣更多買家抬價再賣掉,或是對沖賺差額而已。又以Enron為例,它破產前一直都有很高的信貸評級,其實是很多大銀行和會計師行、評級機構的串連造假,它們最後只是隨便賠個幾億收場。在2008事件的聽證會中,某著名評級機構因為給Freddie Mac、Fanny Mae、雷曼甚至已被分包多層的CDO等給AA和AAA而被質問,他們的律師竟說那只是業者的"意見",投資者不應該以他們的意見作準。以評級、評估為專業的人員,竟可說這樣的話。這顯示金融業界所牽涉的各行各業,很多人都沒有應有的專業道德,而發佈這些大公司的報告和認可,其文件和數據處理一定牽涉大量人手,很多人都是在知情下這樣做,這正是其恐怖之處。

雖然香港的那些牽及金融業的跨國公司不是總部,但我暫時從公事上接觸過的banker和銀行職員,對施加於客戶的不平等政策的查詢時,那解釋的態度和用詞(雖不是金融,但主要是關於費用、私自修改客戶的指令和對我老闆的誘導性遊說)、那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很令我厭惡。(我強調不是針對所有業者,這應該視否部門和個別企業文化)

我想這大概就是"人與人間的信任破產"了。

如果要說什麼不足,那就是沒有提及個別小市民的貪念令他們以為財富真的可以無中生有,以及全片有些重要論點帶得太快等等,不過,我覺得這是導演自己的取捨意向。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HKIFF: The Tears of Gaza



http://www.hkiff.org.hk/chi/film/detail/35022-tears-of-gaza.html


http://uk.reuters.com/article/2010/09/14/uk-film- tears-idUKTRE68D03720100914

看這片子時,聽到很多人在抽紙巾。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那次以巴衝突,一千三百幾人被殺,大部份都是半民。不過這事之後,平時那些禁運、被斷電斷水、囤墾區等問題也不是傳媒的跟進目標,偶爾發生嚴重衝突時才被報導一下,然後又不了了之。例如上年那國際救援船被以軍襲擊的事件,以方還是慣常以"恐怖份子藏在裏面"的沒有說服力的理由敷衍過去後便拒絕再回應。最近這件以軍戰機襲擊民房的新聞,因為死傷小,所以也沒有怎麼人驚動,其他地方的人,也許只是覺得"又來了"這樣而已。首先有報導說"以色列說有好戰份子向以境內發射火箭所以還擊",然後又有報導說以色列承應是他們自己先發動戰機的。接著,奧巴馬也已經變成以往的美國總統一樣,只說"以色列有權自衛"回應相應的記者提問。

這是一個常有的感慨︰"為什麼會有恐怖份子,思想那麼扭曲?"

但要是見到父母抱著被炸爛的孩子的屍體,孩子回憶父母、害怕孤獨的眼淚,人們在街上見到附近被炸,倉皇逃走但又不知道可往哪裏逃的恐慌的臉,嬰兒的屍體、對著屍體呼天搶地痛哭的人們,這些畫面已勝過滔滔雄辯。

這根本是屠殺,而不是什麼自衛。從訪問的目擊者所說,有不少房子被炸開了牆,單位一目瞭然,即使只有女人和小孩,以軍還是朝那些破房子再補槍/火箭砲。亦有目擊者說,以軍在可以清楚辨認的距離內,向小孩、嬰兒的心口和頭開槍。以軍所聲稱只針對恐怖組織的目標的說話,也隨著他們使用廣大範圍的白磷彈這一行為不攻自破。使用了聯合國禁用的武器,但因為商業利益跟外交掛勾,沒有什麼大國願意在這事上對以色列強硬(不用想中國了)。加沙的人們溫飽也成問題,國際社會也遺棄了他們,這沉重並非只在"死人",還在沒有希望、無奈、反問公義何在的情緒。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HKIFF: The Journals of Musan

今早去銘茶之後又感到一點不妥,考慮到要乘搭地鐵由大窩口到太古那麼遠,又服藥了。然後……可能因為太迷糊,轉港島線時搭了回程車,結果浪費了大約半小時…錯過了頭十五分鐘才入場…

結尾時見到一句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Mr Jeon Seung-Chul who passed away in 2008,回家查找到了一篇訪問,原來這算是半真人真事改編,由一些當事者(從北韓逃亡的人)的經歷拼湊出來的故事。




http://koreafilm.ro/blog/2010/12/interview-with-mr-park-jung-bun-director-of-%E2%80%9Cthe-journals-of-musan%E2%80%9D/

http://www.hkiff.org.hk/chi/film/title/35161-the-journals-of-musan.html

--------------------

漏掉了前面的15分鐘。從片子裏見到,主角只是一個單純的人,但不懂一些現代社會共識(包括何時虛偽、以及談話的禮儀等等),弄致經常碰壁。唯一的熟人同鄉卻在幹非法勾當,所以也不是一個適當可傾訴的朋友,沒有social network幫助之下,受盡白眼,也有人刻意迴避他,不過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又只會當他是"欠缺適應力"而已,他只能以沉默和發怪脾氣來應付。

導演除了是想要表達社會對這些人如何涼薄,我也感覺到,南韓政府雖有給那些逃亡者上一些字幕裏叫"anti-communism courses",也給他們一個正式的身份証號碼,但缺乏一些入世的支援。

----------------------------

雖然情況比較不同,但我也覺得本港對新移民的歧視,對很多人來說,實在理所當然到像共識一樣…一方面,國民教育令人們可以激昂地說"以身為中國人自豪",中國在經濟、國力、外交上的表現讓他們沾光一下,另一方面,又意識上以"沒有貢獻"把新移民排斥於基本福利外,簡直是到了右派份子的地步,可是右派得來又有些許精神分裂。至於那個"沒有貢獻"的概念何來,又是一堆把符合Stereotype的例子無限放大當成大多數,但那些幹著低收入工種的新移民們卻拋諸腦後。雖然近期確是多了些年青人覺醒了香港的經濟結構問題(如地產霸權、世代論),但我見到不少認識的人,話題只要回到這些新移民,刻板印象又再成為他們眼中的樑木,把相當數量同是有工作但收入不足、甚至因為教育機會不平等的下代新移民,明明也會促成一些社會結構問題的延續,卻又以"弱肉強食"、"我們本來都是這樣靠自己"這些他們本來所反抗的"地產霸權、上世代經濟班主"所喜歡的難以辯論的論調,同樣是只講意志力而不講遠景。(在此,主流報章也在加鹽加醋)

除了追求政府要有長遠而有承擔的政策,如果不先從自己的內心改革,不從自己改變,怎麼能期望政府可以做到?社會的人涼薄,政府也較難在掌握民情時感受什麼是人情味。

有點題外話,在上一集窮富翁大作戰,那個"窮富翁"說平時常常見到老人拾紙皮,但習以為常到沒有什麼聯想了,但體驗了一天才感到,原來貢獻社會一輩子的老人家晚年要拾紙皮過活這事其實很荒謬。

我覺得我們還有不少習以為常但其實荒謬的事情,所以必須要留意,並不要被無奈感打倒(太多木頭人的無奈)。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HKIFF: Surviving Life

在服用了止嘔心的藥物後,極度嗜睡和有點飄的感覺,在這狀態下看一套關於夢的電影,真是有趣…(在打這篇東西時,頭部也在微微搖晃)

首次在i Square逗留,又再感受到現在的mall刻意把自動扶梯的位置放得很遠,迫你每上/落一層都要由一個角落走到另一個角落、行遍了每間店才可以再上/落。(還有朗豪坊、圓方、荃新天地、etc)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rviving_Life

http://www.bontonfilm.cz/prezit-svuj-zivot.html


前不清楚這個導演,也是第一次自己嘗試看這種片子,所以覺得他的拍攝真的頗很趣。大部份畫面都是把人/物件拍成照片,剪貼拼湊再定格拍照而成的,所以人類
都是紙片人的感觀出現。夢境和夢境外都有超現實的東西出現,人頭雞身、雞頭人身、狗頭人身、西瓜雞蛋蛋糕到處飛等等…以一個已婚男人(主角)開始發現了一
連串夢,夢到同一個女人,一些事物(那女人不停改名、轉變身份,etc)令他想要"追夢"(甚至為了研究作夢的技巧而弄丟工作),還找來心理醫生陪他一起
談理論,以混合藝術、科學和哲學的討論談他夢到的物件可能跟他身邊的哪件事物和記憶影響到的潛意識有關(可能我嗜睡,沒能好好投入那些詞彙裏面)。中
間,"夢境外"的"真實"佛洛依德畫像不時被惡搞,有些笑點。最後,在一堆推敲主角兒時回憶之下,發現那個女人有相當部份是他母親的反射…



------------



說到追夢,有時我也會作過以前的夢的續集。有時總覺得夢是反映自己一些潛意識,或是取材自已有知識或想法,可是,又總會有一些夢是超出自己的任何念頭。有
時,也有在夢中見到一個以前在其他夢中見過的地方,而有熟識感。記起<<Inception>>裏提到,人在作夢時其實有創造一
個場境的能力,創造出來後還能把那個觀感儲存起來…在features裏有篇訪問說,某歌手是在夢裏自己唱了一串melody,其實是不自覺地創作了,於
是在醒來後就把音寫下來便成歌了…所以夢真的是很迷離、有趣的東西…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HKIFF: Oceans

可能是午餐時吃了一個多油多餐的西蘭花炒牛肉飯造成消化不良,竟然捐血過了一星期還有嘔心和氣促的感覺…

本是個很令人投入記錄片,但因為我忍受著氣促和偶然的嘔心,所以投入度大概只有六、七成…

http://oceans-lefilm.com/




這片子真的很壯觀,並不完全是大銀幕的功效,它有很多鏡頭(尤其是近鏡),簡直自然到好像那些動物是受僱的演員一樣。還有很多鏡頭,似乎真的是"捕"了很久才拍到的場面,例如龍蝦和蟹打架至你死我亡…

可能我本身喜歡爬蟲類,看見巨蜥和海龜時特別有喜感(甚至想偷笑)。有一些場面真的很強,真不知道是怎麼拍的,像是成堆以螺旋型游泳的魚,被海豚臘食時、以及成堆的海蟹堆在一起時、一堆鯨魚冒出來呼氣時,那鏡頭追蹤得很近,又可以長時間緊追同一生物,以第一身視覺看著水波和浪花迎面而來地模仿那生物的所見,所以真的很有氣勢。

有很多生物的外型,在近看時,會覺得很奇特 (例如大翅鯨)、很趣怪,會令人真的覺得海底和陸上完全是兩個世界,牠們好像外星生物的感覺。

關於自然界的記錄片通常都會帶出環保訊息,這片也以極近的角度拍到很多魚、鯨、鯊、龜因為被漁網網到而淹死(不能換氣),但漁民(大概是日本或中國人)卻只是把鯊魚的魚翅割掉就丟回海裏,鏡頭就映到海水頓時變成紅色,追蹤那些一隻一隻沒翅的鯊魚掙扎著尋下海底,嘴巴拼命張合的樣子,非常震撼和悲慘…


HKIFF: Carlos

昨日本來已故意要早一點起床,可是還是比原本計劃好的時間遲了15分鐘才到太古城,極速地吞了一碗雞絲湯粉後才去入場。雖說是早了10分鐘(最安全的時間是15-20分鐘),但還是只有比較前面的側邊位置可供選擇…

本來以為5小時又分兩節的電影是2.5+break+2.5地分段,怎知是3.5+break+1.5,冷氣很凍,頸又痛,休息時間才20分鐘…再想像一下太古城的結構,找食物飲料頗費時,更何況要吃喝和上廁所…

看完後被一個類似民間電台的攝影組(講國語的)拉去訪問感想…那時我的神緒未拉回來(就是有些人在看電影後離場時會有點呆滯的狀態),加上國語也不是靈光,勉強回答起來還真是好笑…

http://carlos.canalplus.fr/index_en.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os_the_Jackal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os_%28TV_miniseries%29


因為片中的場景涉及很多地方和人物,不同地域的人名和口音,我不是每句都LOAD得及,所以事後跑去看維基百科和官網補充了一下。

看這電影很難不勾起2009年看到的赤色風暴(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的 記憶,因為同時也是七、八十年代的激進左翼運動,以及他們很"勁爆"(想不到順眼但接近我原意的字詞…)的行事模式。不過,西德赤軍的行動範圍主要都是比 較針對國內的資本主義象徵,而Carlos的背景(列寧主義支持者家庭)也是反資反美帝,不過以支援巴勒斯坦解放目的相關的目標為主,就更直接故意地挑起 眾多國家的神經,如攻擊錫安主義商人的店和航機、國家使館、一口氣地在維也納挾持OPEC峰會成員國的代表,意圖迫使他們國家改變對巴勒斯坦現況默許/親 美的政策…

與西德赤軍同時代,跟Carlos有所接觸和聯繫(提供情報和借武器等)的還有其他國家的左翼地下運動組織,他們都有去中東一些地方尋求某些組織的協助, 如資金承諾和在黎巴嫩接受游擊戰訓練。像是Carlos的組織便曾與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敍利亞和蘇聯、蘇丹等反美國家聯繫,有時得到他們的庇護和秘 密支援。這樣子感受到,冷戰時期雖然沒有了政體之間的直接武裝衝突,但他們以這些地下運動份子作為行動媒介之一(不過這些網絡也並非在他們掌控之下,他們 也會互相猜疑),在各國內只是一連串個別的治安事件,但其實是各國利益和政治角力存在的另一個空間。

盡管可以說他們的手段怎樣冷酷甚至無差別攻擊,但透過見到隨著九十年代的一些象徵性事件帶來的利益關係改變,Carlos由被庇護和支援,變成被踢來踢去 的人球的失意、徬徨狀態,甚至被轉軑的國家hunt,更有被曾是志同道合的人出賣,也令人感慨於國際政治的本質,以及人性的某個面向…

話說,我在查找有沒有介紹赤色風暴的中文網站時,竟發現YAHOO電影把主角群描述成"納粹份子",簡介亦似是想透過把焦點放在暴力和激進作為綽頭…………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怒鞭香港傳媒

真的是讀得暢快,著者一定是儲了很久的火氣…

--------------------

http://hkblog.xanga.com/743791671/%E9%A6%99%E6%B8%AF%E5%82%B3%E5%AA%92%EF%BC%8C%E4%BD%A0%E5%80%91%E5%9C%A8%E5%B9%B9%E5%95%A5%EF%BC%9F/

「福島核電站持續失控 注水降溫無效」(雅虎)
「菅直人預警:東日本全毀」(星島)「核爆一觸即發 全球告急」(蘋果)


這些新聞標題,我看大家看起來也定豪不陌生。
福島核電廠,快要爆了。對,它快要爆了。
對,它很危急,很危急,很危急,很危急。

是的,全球告急了,日本全毀,注水完全無效了。
唔... 這些大字標題,打從上星期初地震完了不久,就經已出現,直到一星期後的今天,標題沒多大分別。

但我看來,核電廠沒有所謂的「核爆」,注水並非「無效」,且未見得「全球告急」,更沒所謂的「日本全毀」。

這幾天以來,世界各地的媒體都迫切地跟進日本核危機的事態發展。CNN和BBC兩大歐美傳媒亦不斷在網上更新最新狀況;不過有趣的是,近來BBC和CNN所用的新聞標題,與香港傳媒完全不同,即使日本傳媒NHK也未見用上「東北の地区全恐慌」之類的字眼。

昨天(17/3),香港雅虎的新聞大字標題是:「灑水降輻射無效 福島持續失控」
然而,同日其他各大傳媒的同一新聞標題卻是這樣的:

BBC頭條:Japan steps up cooling operation
CNN頭條:Japan rushes to cool off nuclear reactors
NHK world:SDF finishes spraying water on No.3 reactor
新華社:直升机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注水后辐射强度未见大变化


再看看香港雅虎新聞的標題。
「福島持續失控」這句子,是必須加的嗎?看看BBC﹑CNN和NHK World的標題,都僅提到工作人員


香港傳媒為我們製造的新聞,是高度娛樂性,以保證為香港觀眾帶來絕對的感觀享受的;其中,以連續劇的方式來處理日本地震,正是其中的重大證據。近來日本大地震畫面泛濫,日本大地震傾刻間成全城大事;不過,不知你有否留意到,為何今次地震比起汶川大地震,有關災民切齒哀哭,叫苦連天的畫面比較少?是因為日本人比較有規律所以他們不會哭?他們不是人嗎?還有,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世界其他大事在哪?利比亞的內戰結束了?這些,統統都是在被香港傳媒局限下的空間中,甚少人會想到的問題。


傳媒怎樣處理訊息,其實與我們有何相干?傳媒是一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的機關,也是每人在這社會中總逃不出的機構,其與人民的連繫性和影響力,甚至比學校還要強,其潛移默化的威力絕對不容忽視。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人之所以如此狂熱,屠殺中國人還竟然欣喜無比,那就要數學校和傳媒的雙重攻勢,學校在課本向學生灌輸強烈的民族主義,然後傳媒大加報導殺戮中國人的偉跡。 (1937年東京日日新聞報導了兩名日本少尉的「百人斬超紀錄」,歌頌日本軍人在南京屠殺中國人)。一個學校,一個傳媒,就這樣雙重攻勢,對社會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今天我們不會為屠殺日本而欣喜,卻難保我們不在別的意識形態上中招;而這正正是為何我們要時刻警覺,留意著傳媒手法行為是否恰當的原因。請別誤會了,我不是打算引用二戰日本戰爭罪行的事來借機配合地震來「揪水」,而只想道出傳媒和教育機關的影響威力到底可以強到什麼地步。


你又怎知你不是正被香港傳媒潛移默化地令你相信某些事情?
例如 - 「福島核電站全失控 東日本全毀」?


傳媒不應只被視為是一個消息轉告者,而它應該具備比發佈消息更重大的責任 - 監察社會環境是否公義﹑注意事件對社會各群體的影響力﹑協調社會關係和價值觀;或簡單點說,傳媒的社會良心。正因傳媒與學校一樣對社會有著隱形卻重大的影響力,故辦學不能得過且過,傳媒報導也自然要具備良心,不致誤導讀者。在這個社會中,許多時社會不公都需要由傳媒揭發,由傳媒去監察,在社會意識形態上來說,傳媒可視為一權力在民的法定監察機關,用以制衡政府的無上權力。故此,傳媒絕對中肯客觀是個永恆的理想 - 在世界各地也好,傳媒機關是有政治立場和取態的;所以若傳媒根本並非絕對「中肯客觀」,那麼最起碼它便應具有上述的功能。


不過,有趣的事,香港的電視台卻是毫無立場取態的。例如在台灣,電視台是有分藍﹑綠陣營的 - 這種親政府和反政府的電視台,可謂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然而,香港的電視台卻是那麼「中肯」地誇大事實,但對真正的社會不公又如此「客觀」。香港的報紙的立場稍稍鮮明一點,不過卻只得蘋果日報一份右報,其餘的不是官方喉舌,就是毫無靈魂的廢紙一張;只有信報稍為有點意思。那麼香港的媒體顯然失去了在社會的重要功能,失卻了對社會良心責任的揹負,也無以作為社會各群體對事情之間的連繫者;反而,香港傳媒通通都更像作家而已。


傳媒客觀中肯是永恆的理想,若能達到,故然是好;然若媒體本身並沒誠意報導新聞,僅「為交功課」而「hea做」,那麼這樣的所謂「中肯」也並不值得推崇了。


怎樣HEA做?請容我回頭再說說日本大地震。
剛才我提到為何日本大地震的新聞片段中,有關災民悲哀痛哭的畫面較少,相比起汶川大地震更可謂廖廖可數,然其故安在?大家可有想過原因?這與我們媒體的素質有重大關係。


香港傳媒也傾向樂意把最觸動人情感的鏡頭大加拍攝,大寫特寫。例如汶川地震災情嚴峻,本港傳媒致力於前往採訪,卻不旨在了解防救措施或實際資訊,而是花上大半 晚把鏡頭停留在哀哭的災民身上,只求令觀眾有視覺刺激;試問,又誰不知災難可怕,用得著要特寫痛苦災民來感受切膚之痛?易地而處,你的家被沖毀,你的家人 失蹤,你坐在泥濘上歇斯底里地呼喊「爸爸你在哪」,請問你會否願意你這模樣被七百萬人看到?媒體們你們懂得尊重嗎?日本震災以來,不單其人民的秩序和素質飽受各界好評,且其傳媒的尊業操守亦為人起敬。日本傳媒並不拘泥於災民痛哭畫面,而是盡全力報導有用資訊,例如居民應怎樣防備輻射﹑哪些線路還在通行﹑哪些地方有避難所等等;他們致力於為災民提供有用資訊,其效率和專業令人讚嘆,與香港傳媒故意在馬尼拉拍下梁太痛哭的畫面,形成鮮明對白。

然後,問題來了。



香 港的兩大免費電視台的新聞部的新聞製造一向馬虎,幾乎所有國際新聞都只靠譯外電,連派個外景組都嫌麻煩。以無線電視為例,極少聽聞他們 認真派出攝製隊去採訪國外新聞實況,就算是台灣地震﹑曼谷動亂這些如撕相近的地方,他們也懶得由自己的人來了解實情。到底何時他們會派人出訪呢? - 就 是當有港人濟留的時侯。即使國內新聞,香港媒體也只懶得從央視搬兩套新聞片段充場面,蒙掉他們的新聞資訊和字幕,重新用粵語激昂地演譯一 次,那就當是「報導」了國外新聞。無線新聞部為滿足觀眾「追劇集」的心態看日本地震,故每晚大加篇幅報導,超過一半畫面與日本有關 -  看似新聞部非常重視日本地震。不過,若是重視的話,為何你們不派外景組去跟進?反之,他們選擇坐著等譯NHK的報導,連少少誠意去搜羅一下也不願意。 NHK不拍災民痛哭的鏡頭,但無線又沒有自己的人在那,所以唯有多說一點核危機,盡把它誇張化,來彌補災民痛哭鏡頭的缺乏。



其 次,香港傳媒也沒有熱誠致力把事 件和消息全面地帶給觀眾。我在上面提到,到底大家有否想過日本強震後的這幾天,利比亞內戰停止了?到底這些國際新聞的份量是怎樣取捨的?為何埃及突然有動 亂出現在鏡頭,突然埃及又消失了?我們的媒體怎樣去衡量什麼事 要報導?以埃及動亂為例,媒體完全沒有交待埃及動亂的背景﹑起因,到底誰與誰出了什麼問題,其後對善後和近況也毫不交待;總 之,埃及有了動亂,有人燒車,夠刺激,有港人濟留,他們就大家報導,當它刺激不再,就視之無物。可能不少人不知道,埃及現今仍然不穩,雖沒有動亂,但由軍 隊接掌的臨時政權仍然充滿憲政危機,埃及政治仍然陷入一遍不樂觀的未來 - 不過,傳媒不會告訴你,也不會與你剖析。不用多久,日本地震消息就會像汶川災 後一樣,從電視銀幕上完全消失。我們的媒體,從來沒有誠意把 消息的全部畫面帶給觀眾。



此外,香港的傳媒對劃時代意 義的事情,或社會嚴重不公的議題,更是毫無觸角,竟能完全置諸不理。月前香港支聯會主席司 徒華去世,震撼全港民主派人士,連新華社都不得不出來說幾句。這樣具劃時代意義的新聞,竟然在幾天後便要讓路給何氏家族爭產風波;寧願以無線劇集的方式展 現何生要告二房﹑三房,也不願跟進別具社會意義的大事件。又例如菜園村風波,絕大部分市民不知道原來政府野蠻得只用$35元來向農民收回一棵木瓜樹,更不 知原來地權﹑路權﹑復耕牌及賠償費通通未解決,政府已把推土機拉進村內;不過,傳媒忙著要報導李澤楷與梁洛施分手的消息。



菜 園村事件的意義其實極為深遠,這個關乎到政府日後所有的遷拆政策,關乎到地產霸權的問題,關 乎到未來發展與本土保留之間的衝突,關乎到政府與港鐵權限等等的眾多問題,絕對是一個在香港具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不過,我們的傳媒在這一點,卻是瞎了。即 使他們偶然拍拍幾套新聞特輯,內容也以娛樂性先行,對社會問題沒有刻劃而一針見血的深刻提醒,如最近的<<窮富翁大作戰>>即為 佳例;只刻意表現富翁的狼狽面貌,或富感情色彩地刻劃窮人的苦況,卻從沒有認真解釋這現象背後涉及到的地產霸權﹑商業壟斷等等核心而重要的致病因由,完全 是避重就輕。



傳媒不 單是事件的轉述者,它也應是社會中的監察者﹑協調者。傳媒是需有社會良心的,傳媒是要講責任的,不是交了畫面,說了旁白,就是盡了傳媒的職責。可悲的是, 許多學子口口聲聲聲言要修讀「傳理系」(Journalism),卻自身對社會議題從無認識,對社會不公毫不關心,誰人都硬認為自己讀完傳理畢業就會變美 麗主播,將許多在捱更抵夜努力工作的新聞工作者視而不見,以為傳理系收生標準高,便是發財之路,卻甚至從未理解傳媒的真正意義,其實可悲。



每 天有數百萬雙眼在注視電視銀幕,傳媒是與我們最直接接觸的一環,其實履應承擔他們的責任,而不應只把天災人禍視作連續劇。縱然在被局限的天空下,我們起碼 享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我們便不應放棄對真理的追求;反應時時警醒,時時懷疑和反思傳媒的所作所言,免得被灌了迷藥還慒然不知。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怪夢錄(十七)

可能是因為左膝有點小風濕發作…今早醒來前夢到自己因為午睡而MISS了一場HKIFF關於治療風濕的電影(當然沒有這東西),然後在懊悔之際,有個剛看完了那片的謎之朋友打電話告訴我熱炙很有效之類的…在以有點不屑的語氣抵抗他/她的挖苦以及道謝之後,趕緊去查找戲票堆,看看有沒有電影是緊接著要播放,好決定地點準備出門。不知道為什麼,那些票的SIZE卻是像一張報紙那麼大,令我查找起來很不方便,而且當時的腦袋也混亂到難以整理哪張票的電影放映時間是當天的…

-------------

另一個怪夢大概是兩三星期前作的。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去試場考試,還要是用一直寫便一直越來越褪色的科學毛筆,著急地想要寫字(不知道寫什麼,但感覺上是中文),又一直地換新的褪色筆。我努力地想要把字寫的整齊,可是像是手腦分離,筆劃又震又不穩定,而且字也歪斜,忽大忽小,有時也是打橫,有時佔用兩行及更多的空間…

------------

這是腦退化的徵兆?(茶)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人性…

到底是Rant還是無奈,我也不清楚了…

剛剛本來想要去買藍莓,可是因為"搶鹽搶雞粉搶豉油"熱潮造成很長的人龍,只好放棄。

這些恐慌性,傳媒絕對有一定責任。

兩天前在有線新聞有一些電話訪問當地華人,基本上都說人們其實很冷靜。昨日AM730的頭條,竟然說"危及4000萬人"及"東京陷入恐慌"等字眼…而今天星島還要用"末日浩劫"的字眼…

我本來還頗喜歡AM730的…可是,它們太喜歡製造災難感。雖然事態確實嚴重,值得多花心思報導,但我覺得起哄的成份太高,一邊起哄一邊祝福,除了幫不了忙,對當地人很不尊重。

還清楚記得2006年在香港的世貿會議,韓農示威場面被東方日報套上"韓中大戰"的標題…

4年了,還是一樣…

亦 有一堆讚賞日本民族對災難應變的評論和文章,不過有些人加上"日本人沒有絲毫抱怨政府"乘機說香港人喜歡抱怨和依賴,有點抽水的感覺(雖說香港人老要包機 的問題、說"信任政府"就繼續旅行、搭地鐵爭先恐後的問題我也同意,但只是外地人憑電視報導的頭兩天就斷定人們以後都不會抱怨,有點過早…),不過我單是 秩序良好和互相照顧、免費提供某些必需品這一點,在香港平時和最近出現的現象,確是令人足以感到羞愧。(雖然這個詞語令人不舒服,但就是這樣了)

除了囤積、炒賣奶粉和回收奶粉罐的行為外,我還認識某兩間超市工作的人口中,知道他們的高層曾特別為此情勢開會,討論"是不是可以因為日本產品需求下降,而壓低買貨的價格"的議題。

明明本質上很有問題的事情,我都覺得"有這樣的人一點也不奇怪",這種expectation也在我心中映襯出這個社會是多麼扭曲。

當每個人都預期了社會的其他人都是如此涼薄,利字當頭,對人性失去信任,生育率很難不低。

另外也是想到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在這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但又影響全球的世代,除了貿易品、食品和食水,還有能源,消費者都有責任要知道它們產生的由來…理科苦手的我也真的不太清楚核電方面的事…

昨日有人在FB分享了這篇文章︰

http://blog.roodo.com/osaka_tainan/archives/14565457.html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忽悠

最近的港聞,發展得太快,太亂,令人都未有足夠精神整理好,又來個新進展,又多幾個人/機構說話,就是亂。本來都有些想法,不過因為這節奏和各聲音的繁 雜,令人難以清楚地,也許更難冷靜地,其實最難是以不覺得煩悶的態度去說出來。縱使這些事態帶來似乎重要的訊息,但見到各人們樂此不疲地說怪話,人們又隨 著那些manipulation起舞,然後一些人又乘機插話。沉悶之後,感覺有點麻痺了。

在外地工幹、留學的人們,可能會錯過、愕然於這裏短時間內社會氣氛的轉變。

http://aukalun.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11.html

http://johncoal.xanga.com/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0/4/n599.html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貼文︰蘋果軟銷反智的野蠻

今天進行了第二次杜牙齦。只要不是拔牙的話…原來牙科手術最痛苦的其實是打麻醉針的那幾秒…

以下這篇文章,真是同意到到不能再同意了。不過,就算是東方、太陽等報,也還是不時看見"某大學生"、"80後、90後"作為跳樓案件的標題主體…

------------------

林沛理︰蘋果軟銷反智的野蠻

原址︰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9179.html

幾個星期之前,《蘋果日報》港聞版有一則交通意外的報道,標題是《女煙民捱撞捲電車底危殆》。 單看這篇報道,讀者沒有可能知道,甚至無法想像,這個最終不治的交通意外受害者,寫得一手足以令政府高官和大學教授汗顏的漂亮英文,也是個侍母至孝的女 兒。她交朋結友,從不以成敗論英雄,很多失意、失業和失敗的人都得到了她的友誼。她對飲食很有心得,自己卻患上厭食症。這一切,我知道,因為這個給《蘋果 日報》「定義」為女煙民的人,是我認識了二十五年的老朋友,大家的一切對彼此皆不陌生。

為什麼要將一個被電車撞倒後捲入車底,再遭輾過重傷的受害者稱為「女煙民」;並暗示「由於現場遺下香煙和(打) 火機」,受害人可能「只顧吸煙,沒留意轉燈衝出路面肇禍」?原因大概是:在這個「要用最少時間知道最多事情」的資訊爆炸的社會,《蘋果日報》以為只要亂貼 標籤、製造刻板形象、附和社會偏見,以及將揣測裝扮成推理,就可以令複雜的人和事立刻變得明辨可懂(instantly comprehensible)。本來大眾傳媒有責任同時扮演社會的詮釋者(interpreter)與叩問者(interrogator)的雙重角色, 既要向受眾解釋社會發生的事情,又要指出問題的所在和提出質問。

可是,《蘋果日報》所做的,卻是將報道的對象一味面譜化,把一個飛來橫禍、遭到大不幸的人的僅有尊嚴都要奪去。這是一種文明的野蠻,用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學 者阿多諾(Theodor Adorno)的話說,《蘋果日報》這種否定人的基本價值和個體性(individuality)的報道手法,是把「啟蒙的可能」變成了「野蠻化的可 能」。

《蘋果》是一份徹頭徹尾為普通人辦的報紙(a newspaper for the common man),它一開始就選擇了站在老百姓和小市民的一邊,但同時它又明目張膽、幾乎不能自制地貶低這些老百姓和小市民,假設他們都是愚蠢、勢利、拜金主義、 自私的、膚淺和貪婪;並根據這些假設制定報紙的編輯方向和內容組合,以及界定新聞的和報道的角度。結果,《蘋果》一方面恭維讀者,將他們的人民力量釋放出 來,使他們夠膽挑戰權勢和向政府說「不」﹔另一方面卻傲慢地對待它的讀者,侮辱他們的智慧,「軟銷」反智,日復一日地削弱讀者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們不會天真到期望《蘋果》像《讀者文摘》一類刊物那樣「激人以道德」(move one to virtue)。只是倘若《蘋果》仍舊忠於其辦報理想,那麼它就算不可能完全揚棄那一套譁眾取寵的蒙昧主義,也要好好將報紙越來越強烈的反智傾向撥亂反正。

它對消費主義的擁抱(永遠都在提醒和幫助讀者做精明的消費者,卻從沒反省消費行為本身的意義),其實是在引誘讀者做「消費的癮君 子」(consumption addict)——你越拼命擁有,就越覺得匱乏,最終變成無法自拔的消費狂。還有的就是那些「狗仔隊」偷拍的所謂娛樂新聞,它將讀者變瞥伯 (peeping Toms),是對讀者的矮化而非抬舉。

人才跟著金錢走,是資本主義的定律。給稿費從不吝嗇的《蘋果日報》名家如雲,還有善寫「美文」的社長董橋長駐候教。然而這種「裝飾性」(decorative)的思想性和文藝氣息改變不了報章的本質。

星期日《蘋果日報》的《蘋果樹下》辦得越有書卷味,越有批判性,便越給人一種罪人在星期天去禮拜堂做告解的感覺。我想到的是法國犬儒哲學家帕斯卡(Pascal)嘲諷教徒自欺欺人的一段話﹕「愚弄你自己,領取聖水,接受洗禮,向神父懺悔,然後一切都會有美滿的結果。」

《蘋果日報》要不再精神分裂下去,就必須把握住「人」這個中心問題,而不是在它的附近打轉。對於《蘋果日報》日後的發展,最大的關鍵在於它把「人」看成什 麼﹕ 是愚民、笨伯、消費者、經濟人,還是一個公民社會的成員、一個雙肩承擔得起民主政治責任,也因此是應該得到民主的群體(a people deserving democracy)。《蘋果日報》常自詡為香港人的報紙,問題是香港人在《蘋果日報》的眼中到底是什麼﹖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聲光園 (有揑)

星期五早上去了仁濟醫院覆診,那個骨科醫生持續十幾秒地扭動我的雙膝,去"感受"它們關節有多鬆…弄得我當天都有點隱隱作痛(老實說那感覺好像脫臼前那 0.1秒的感覺,不好受)……他又有叫我嘗試把姆指壓下可不可以碰到手碗、把手碗直後會彎到多少等等,又再次判定我是天生關節鬆弛…

那一晚去了聲光園。只能說很特別,有些展品確是讓人感受到某些光影和聲音交相作用的奇特感覺,不過有些展品/show,真的引不起什麼感覺(尤其是人力車)…有很多地方的氣氛還真是有些陰森。我用數碼相機拍過一些照片,不過普通級數的相機,果然拍出來的效果很差…

只有畫而沒有聲的相片會失了一些味道,不過當作是紀念還好。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貼文︰只有旅行社角度的國際新聞

今天跟人聊了一下機戰Z2 的東西,然後腦袋便浮起了一堆機戰裏的精神指令的字眼,像毛筆字一樣飄浮著……

今年有機戰Z2、Ace Combt 7、三國無雙6可以期待,很少有一年有這麼多令人期待的遊戲(上年幾乎沒買過遊戲),這種期待新玩具的心情還真是不錯。

財政預算案又峰迴路轉…可能,因為近期的一些覺悟,尤其是對於"因為一些個人理想、浪漫的執著而導致某些結果的可能性確實存在"而對保障個人退休生活的事 情開始較注意(……),所以最初我對注資MPF的事沒有其他人那麼大反應…(當然,基金成效和不透明度,以及管理費也是有令我不爽的)現在這個改變,我想 到的是,始終還是未有提出解決結構性問題的具體資源分配,但因為大眾的注意力早就放了在派錢和退稅的事情上,所以暫時從傳媒訪問民眾的反應,看似已經全民 皆爽了…

不過,這樣也確是真的能稍為紓緩最貧窮的人們。在FB看到別人意見的啟發,決定了至少要捐出一部份"意外之財",在個人方面補足一下政府所作的不足,透過較有經驗和技巧的NGO再做一次redistribution。

-------------------

莊曉陽︰只有旅行社角度的國際新聞

原址︰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8454.html

歷史將會永遠記住2011年,中東變天是繼1989年後最激盪、最波瀾壯闊的一次民主運動,但當大部分國家的目光都投向中東,見證歷史的一刻,香港傳媒幾乎與世界脫節。

傳媒對國際新聞報道表現不濟、普遍記者對國際議題掌握不足,已不是新聞,以往還有戴防毒面罩的黃應士粉墨登場;現在連記者也不派了,大家留在香港翻譯外電 好了。香港幾近是華人社會新聞最自由的地方,當內地的互聯網封鎖了「埃及」與「茉莉花」,可惜傳媒沒有好好利用優勢跟進中東變天,花太多精神追逐何鴻燊的 二、三、四房,花太多人力時間幫中大碩士找工作。

先問有沒有滯留港人

所以家住香港,有如身處世界的中心,無論深圳河以北、南澳以南、汕尾以南、沙堤以南發生什麼事,永遠不及本島700萬人的一舉一動重要。無論埃及革命、紅 衫軍抗爭或俄羅斯機場爆炸,本地傳媒都是用同一套公式處理,首先一定問:「有沒有香港旅行團?滯留港人?」當旅行團順利抵港,家人離境大堂相擁而哭後,對 這些國際事件的關注也差不多結束。

傳媒其次是找出該事件與香港的關係,會否影響金油股匯?看看香港和中國有沒有類似的潛在危險?類似的革命有沒有可能在中國爆發?若沒有港人滯留,又跟香港和中國無關,又不夠香艷奇情,即使重要如加沙戰爭、達爾富爾衝突及南蘇丹獨立的國際大事,也幾近在香港傳媒消音。

傳媒偶爾跳出香港角度,找些專家學者分析事件本身,可惜香港人才缺乏凋零,由世界盃、中美關係、朝鮮炮戰、到車臣科索沃問題,來來去去總是沈旭暉。一般人 不可能什麼都懂,可幸沈博士也堪稱現代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無論中東專家、中美關係權威、熟悉非洲學者、外交理論教授……一人分飾無數角色也沒有問題。

對「唔等使」的東西缺乏好奇心

經傳媒重重過濾後,成功抵壘到達讀者的外國新聞所剩無幾,呈現的只有香港角度,事件本身往往已面目模糊。香港國際視野日漸萎縮已備受批評,而傳媒不願在國 際新聞投資,是因為普遍香港人沒有興趣了解香港以外、與自身利益無關的事情,對「唔等使」的東西缺乏好奇心、探究心和想像力。

我們的社會有超過十萬菲傭居住,不少港人更是由菲傭養育,但有多少人有興趣了解菲律賓文化?甚至有菲傭做朋友?香港和菲律賓是那麼近、那麼遠,菲傭在香港社會是永遠的他者,若沒有發生人質事件,大部分人連菲律賓總統是誰也不知道。

香港的大學有N個工商管理學科,但只有少數大學有開辦一些區域研究(印度、中東、中亞、非洲和拉丁美洲仍有待開發)。每年大量香港人到泰國、日本吃喝玩樂,但每當泰國、日本出狀况,記者總是找不到研究日本政治、懂泰國政治的專家訪問。

當然以個人的層面,對香港以外的事務沒有興趣,你還是可以在香港活得很快樂、找到高薪厚職,因為AO面試不是考你埃及革命的原因,而是看你怎樣推銷一項不得人心的政策,高官、律師和醫生也不會因弄不清楚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分別而仕途或事業受影響。

但若整個社會、甚至整個民族沒有興趣了解新事物,只會趨同單一、窒礙創新,輕則影響發展,重則觸發外交風波。當一個社會連伊斯蘭教信什麼也不太清楚,與伊 斯蘭國家也沒有文化交流,要發展成伊斯蘭財務中心,開拓伊斯蘭國家的商機,倒有點癡人說夢;中國在非洲的投資遇到百般阻力,甚至釀成暴力事件,往往因為中 國人到非洲只為了賺錢,沒有興趣了解當地社會及文化,不單止不會說當地黑人的語言,甚至連英語也不學。

多些香港人對國際新聞有興趣、對國際新聞的質素有要求,傳媒自然迎合讀者的口味,要改變香港狹隘的國際視野,請由你的好奇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