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這次訂票訂得早…
男主角很面善,在IMDB查了一下,原來在不少香港有上映過的德國電影都有份,原來我已看了四部他當主角的電影…
http://www.goethe.de/ins/cn/hon/kue/flm/zh8081874v.htm
真人真事改編,講述第一個努力嘗試把英式足球運動帶入德國的人Konrad Koch。背景在1871年,是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國力強盛的時期,在英國牛津讀書後回到德國教英文,當時,全國正實行一些教育實驗計劃(電影沒多提,應該是關於教育普及化,以及加入新課程的改革),而英文便是其中一個新科目。不過,當時的權貴家長、資深教育工作者以至被他們灌輸思想的少年學生,都覺得德國正在計劃進攻英國這個「次文明」,只需用槍砲等實際技術,不屑了解他們的文化,於是,Konrad Koch以足球開始教導相關的英文單字和名詞。對於這些平時只有硬體操,沒有什麼娛樂效果的運動的學生們,有很大的魅力。一個個子小,出身工人階級而被權貴子弟排擠和欺凌的學生在此特別有天份,而開始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稱讚。權貴家長們在與孩子相處時,經常灌輸一些階級觀念和成王敗寇的概念,而Konrad Koch卻讓他們體驗除了在輸贏之外,還有公平競爭、包容、合作、學會接受失敗、主動性和團體精神等等,這些新觀念令學生們開始改變,甚至反抗老師和家長(大不了是頂嘴和小惡作劇),而後者卻對此神經過敏,認為是讓未來敵人的文化向學生洗腦,「毀滅」令德國優秀的民族性,使出各種大小動作,想要開除這教師和工人階級學生和在自己市內禁止足球,還出動收買報紙作出連番對足球的指控。其中一個最有權勢的家庭中的學生,本來也很討厭那工人階級同學、Konrad Koch和足球,後來改變了(他的祕密平民女友是個轉捩點),還找來「全民教育委員會」的規章細讀,以其中一條為理據向該會(大概是經校長的信)提出建議把足球納入教程,以此為由暫時保住Konrad Koch的教席,讓他帶領學生跟英國的某學生隊作賽,讓委員會的人來評估。雖然最後劇情上是德方勝了,但德國還是禁止足球比賽,不過,因為那一場比賽,令民間的足球熱到處散播。
最有喜感的角色,我覺得是那個胖胖的學生,他是皮革製品廠的少主,本來對皮革工序很討厭,後來自己卻研究製造足球,私自造了一批,還在球賽當天叫老爸賣,比賽後他爸高興地狂加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