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關於Singapore vs Hong Kong的迷思

看到了下面這篇文章,又正在讀李光耀的《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龜速閱讀,因為書太厚,又要查字典,難以帶出在搭地鐵時間讀,只能偶然睡前看一章),對此文頗有同感。

主要是想到,最近的確有令人對泛民失去信心及心生煩厭的事情,也覺得立會的議題長期被報紙標題牽著走。多了人重拾了某種基於偏見的新加玻情結,又或者還在唱獅子山下精神,「我們那時也是什麼福利都沒有…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綜緩養懶人」e.g.,我不是要否定前輩們辛苦工作建立了今天社會的事實,我總是特別在意,社會境況和個人待遇從來就不能完全割裂來看,前輩今天的待遇並不全只來自他們默默工作(至少,若非中國的刻意支持,香港員工多勤力也不能造就當時轉口港的繁榮),有不少有益於社會穩定的關鍵政府支出,都是因為出了事或社會運動才醞釀出來,並不是默默耕耘就會自動出現。所以,每見到那些住著公屋、由子女供養的人,見到有人在媒體上為高樓價、退休金議題爭吵時,卻去罵別人依賴政府、不為自己負責,都感到有點納悶。所以,每有一些人強調團結,我多疑的神經總會聯想到,團結本身在理想定義是為了大眾利益著想,但在很多社會矛盾出現時,似乎不少人心中團結的定義卻只是「別吵」而已。

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中,確是讀到了李光耀自high的成份,又是一個獨裁者所著的書,但越讀,卻只是越加深了對新加玻政府在分析最關鍵社會狀況,主動在某些地方有所作為的印象,多於「因為政府手段硬所以社會便穩定」的偏見性因果關係。

我不是達明一派的粉絲,不過最近他們在搞演唱會,FB難免被洗一洗版,我覺得《十個救火的少年》對現在的某類人情描繪仍然貼切…

-------

2012年4月21日

李祖喬、鄺健銘:強勢管治的根源——學習新加坡前必須的地方知識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1264.html.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常說要仿效新加坡,但簡化地認為「新加坡」就是值得模仿的「強勢」及「秩序」、「香港」就是停滯不前的「弱勢」及「混亂」,並不客觀。之所以要了解國情,就是不想片面地妖魔化中國,而是深刻了解中央/地方關係、各派系、不同時期的歷史發展等等因素如何造成今天的中國制度。同理,學習新加坡政策,必須先理解人家的歷史及地方知識,體會新加坡人的處境及需要,才會明白為何當地會衍生出相應的政府及政策方向。這樣才能全面了解有什麼政策真正適合香港,而非東施效顰。

星港兩地的基本差異

星政府能力比特區強,非如香港坊間所想,純粹是李光耀或個別強勢政府的功勞。即使是新加坡本地的學術研究,也不會把其政府的管治成就僅僅歸功於個別領袖或政黨。所有國家及城市的政治及政策發展,都受各自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處境所局限。那過去及現在星港面對的形勢有何不同?有兩大不同:

一‧區域政治的不同:保護港vs.自由港

新加坡獨立於60年代、冷戰時的東南亞。由於馬來西亞對華人的不公平政策,以及印尼排華,使新加坡成為區域中唯一的華人保護港(組屋有防空洞,就是怕馬來西亞可能入侵)。「強政府」的形成,很大程度是基於當時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及相應地追求穩定的南洋華人心理;至於為何當地反對力量薄弱,也不是如坊間想像般、簡單地以為是政府強硬地馴服一切。不少研究指,60年代左派勢力錯誤跟隨大陸激進文革路線、主動放棄議會席位走上街頭,盲目以敵我態度批判任何政策而失去民心,也造就後來「強政府」成形。這些是理解新加坡強勢管治時不能忽略的歷史基礎。

冷戰中的香港卻從沒鄰近地區的威脅,反而是各大國(英、美、國共)為各自利益而刻意共同保持穩定的自由港。新加坡政府是為自保而大刀闊斧,港英政府則恰恰是盡量事事不上身,以平衡及調節各方利益為大目標。要在殖民政府下爭取權益,本地華人只能自己發聲,形成兩岸專制下均沒有的民間社運傳統。例如老左派在1967年暴動,雖然亂放菠蘿,但其不可否定的功勞,是同時使港英意識到社會已不滿至臨界點,隨後推動改革(見當時港英防衛司姬達於張家偉《六七暴動內情》中的訪問)。70年代廉署成立、實施工人有薪及產子假期、以中文為法定語言,也不是港英皇恩浩蕩,而是本土華人的社會運動爭取所得。此上街文化傳統,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的準則而言十分溫和,也有貢獻。沒有天星皇后,哪有發展局?

所以,不能抽空比較兩地政府的強弱。兩地本質上處於不同地理位置,面對不同歷史處境,成就相應的政府及民間社會。筆者認識的不少新加坡年輕學者,均認同香港是民間強、政府弱,新加坡是相反。但這絕不代表一方是「失序」、一方是「專制」,更不代表哪個社會較好,也不代表以保護港為基礎的星洲模式放諸自由港是可行的。

二‧政體性質的不同:主權國 vs. 中國特區

作為主權國家的星政府比特區「強」,似乎理所當然。

新加坡本質上是獨立國家,需要廣泛及全面地思考自身的定位及未來,亦有較大自主度實現願景。例如它對本土未來十分重視。不少男性高官是在年輕軍訓時特地選拔的本土精英、以獎學金保送到劍橋哈佛念學士碩士、回星後任職外交及不同部門而訓練出來。新加坡想發展動畫業,以優惠政策擊敗地價過高的香港而邀得《星球大戰》的龍頭公司Lucasfilm進駐,卻要求必須聘請一定數量的本土青年人才。所謂「強政府」,不如說是完全獨立、需要對本土社會思考更全面及長遠的主權政府。

香港不是有自主性的主權國,是繼承港英政治體制的中國特區。特區施政,雖比大陸其他地區而言有一定獨立性,卻從不可能脫離國家影響,必然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受大陸衝擊。而為求穩定,特區作為「經濟城市」,繼承的也是重商主義及以平衡利益為主的港式殖民政策。例如特區雖然欠缺政治人才,卻也從不會有以香港為本位的人才培訓機制,而是很港英殖民式地從政府及商界選取現成的、對既定體制有行政經驗而又可以調控各方利益的愛國者。至於其他它行業的人才如拿金牌的足球隊、拿奧斯卡的動畫大師,作為利益調控者的特區政府從來只會抽水祝賀,不會扶持,只會叫本地人自行出外及北上搵食。

深入地看,兩者治理的雖同為極受外圍因素影響的小城市,政策和定位也相近(例如「亞洲中心」、「東西滙聚」),但星政府的政策是以其300多萬可投票的本土公民(citizen)為最終依歸。在新城工作的200萬外地過客,身分只是沒有選舉權及完整福利的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及外地人(foreigner);而特區作為在大陸中獨特的、非民選的殖民式地方政府,往往只能按大陸情况調節自身及平衡利益。香港700萬人人口中,父母對香港毫無歸屬感的雙非嬰兒、拿着特區護照而從不過問社會發展的專才、為本地權益示威而被判監的議員、認為示威人士搞亂檔抵死的老中青維園阿伯,同樣是中國特區裏的permanent resident。故此,星港政體特性及其認受性的來源根本不同,很難證明星洲模式有利香港。

被忽視了的地方優勢?

星港兩地的政治發展各有歷史軌迹,不可一概而論,以上是學習新加坡前應先疏理的地方知識。固然,新加坡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環境、供水、房屋等具體政策。但盲目地以「強勢政府管治人民」的標籤簡化新城,既是無視香港作為在東亞自由港所形成的民間本土的傳統及港式政體,也沒有尊重新加坡作為一個東南亞國家所經歷過的歷史處境。

筆者認識的新加坡年輕學者,不少認為香港比新加坡的優勢是其背靠中國大陸、又同時相對自由的民間土壤,但也同樣認為新加坡的相對優勢是沒有中國大陸背靠下所訓練出來的自主性政府及政策思維。在全球城市的競爭及世界對中國的認識觀念中,香港向以自由及活躍的市民世界見稱,有充滿創意及廣受歡迎的香港電影,也有眾多很「獅子山下」的勤奮小店。研究亞洲及南中國的學者Carolyn Cartier甚至認為,香港的文化藝術在近年的社會運動中表現活躍,在整個以商業拍賣為主導的亞洲藝術發展中獨一無二,反映出香港民間社會的生機與活力。有追看外地及內地媒體的人都知道,對香港民間社會運動及文化創新的報道從來都很正面。負面的報道,多只是關於官商勾結及管治不近民情的施政失誤。

在不少港人眼中,民間自由與社會運動使香港雜亂無章,卻鮮會明白這是我們獨一無二、且為內地及外地所認同的重要資產。有見及此,徜若我們真要學習什麼,是否應該先停一停,諗一諗:我們是否充分理解香港社會的問題根源為何、優勢為何?又,我們需要怎樣的管治方式來解決香港種種問題?是由上而下的強勢管治,還是因勢利導、好好保護及發揮地方優勢和核心價值的後援式管治?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HKIFF 2012 (五): Almanya - Welcome to Germany

Almanya - Welcome To Germany

催淚程度︰中等

其實電影的劇情非常簡單,幾乎宣傳片已經涵蓋了一半。它能夠以幽默風趣但尺度洽到好處的回憶手法,描述德國人/土耳其人之間的偏見,以及Hussein這類輸入勞工的辛酸與溫馨夾雜的經歷。正當今日德國右翼思想在升溫(尤其針對土耳其人)之際,也許這電影能促成某種文化橋樑。

有一句話甚有味道。這是外孫女對Hussein說不想回土耳其幫忙翻修他在故鄉新買的房子,說因為她要準備考試(其實是因為未婚懷孕了卻未敢說出來),他說︰「人生最難的考試,就是決定什麼是重要,什麼是不重要。」

不過,因為劇情含量本身少,直述任何內容便沒有意思了,所以乾脆不提劇情細節。在此只是想作個記述,給它個credit而已。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我們最幸福》

More about 我們最幸福

關於北韓人的苦難,很沉重的一本書。雖然書很厚,但內容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寫,追看性很高,亦令人替那些主角心痛。

以六個脫北者的角度,交代了他們的家庭和成長背景、職業,以及他們對當時政府和局勢的想法,如何隨著大饑荒、經濟問題和越發荒謬的行政手法而演變,還描述了他們逃離北韓後,苦惱於如何迴避中國公安、籌備旅費和選擇潛到南韓尋求庇護的過程,到了南韓後,又要面對再教育和cultural shock,以及夾心人的複雜心態、罪孽感和心理陰影,還有融入社會求生的困難,你會看到他們的痛,以及生命的韌力。

簡略介紹一些人物(都是化名)︰

宋太太︰本來是模範市民,當上不少委員長(婦女、街坊性質)、人緣好,忠於共產黨政府,甚至誠心誠意每天擦拭金日成的肖像(法例強制),還被分配了一個好丈夫,成立了個不錯的家庭。可是饑荒來到,連當優差的丈夫也發不了薪,全家動員去採野草、樹皮或任何可吃的動植物煮軟來吃。丈夫和兒子都因為營養不良而抵抗力下降,丈夫死前的遺言是說想跟她去餐廳吃好一點,而兒子在家斷氣時沒有任何人在身邊,因為她正跟其他饑民一起去採集可以吃的,事後一直為此自責。後來被成功逃到南韓的女兒騙了去中國後安排她到南韓,最初還說不要背叛國家,但被女兒感動,又在中國看電視見到南韓在世界盃賽事的佳績,便改變心意,想要看看這個世界。到南韓後,努力工作,多次旅行,變成典型南韓太太造型(還去割雙眼皮,嘩…)。可是,每見到桌上豐盛的菜餚,總是想起丈夫和兒子。

玉熙︰宋太太的女兒,一直都質疑北韓政府的所作所為,只是為求生存,被迫演戲。嫁了差勁的丈夫,餓到沒有其他可能性時,逃到中國,一段時間內賣了自己給中國農民做妻子(中國法律禁止),以中朝邊境走私來賺錢,被北韓逮到,由宋太太偷偷經營的小個體戶賺到的大部份錢(尊嚴放下,掙扎地投入「市場」行為),賄賂把她救出來。然後又成功逃到中國再到南韓,努力工作賺錢,先後把母親和弟妹由北韓帶過來。不過,因為沒有現代社會的專長,跟妹妹一起從事卡拉OK的陪酒陪唱員。最大的遺憾是,一直都救不了兩個尚在北韓的孩子,也恐怕以後都見不到他們,對自己的自私感到自責。

美蘭&俊相︰美蘭的父親的故鄉是韓戰後南韓的領土,只是被北韓軍俘虜才在那裏安頓下來,亦因為這樣而成為北韓階級裏最低下層。(北韓實行一種另類種姓制度,革命烈士、有軍功者、科學家的家庭在工作、居住、教育機會和糧食上在分配上較優先,低下階層家庭的待遇最差,而「不良血統」標記必須延及三代)美蘭因為長得好又聰明,討人喜愛,總算破格可以讀師範大學。跟一個階級比她高很多的男生俊相相戀,但是很經典地每次都只能偷偷幽會。是這個俊相鼓勵她爭取對抗階級限制,追求成為教師的。畢業後本來是實現理想之時,饑荒卻到了最嚴重的時候,經常在上班、搭火車時見到快死或已死、不太會動的人。很多學生因為營養不良而在課堂上一直睡,或有一睡就靜靜地斷氣,也有越來越多學童無故缺席(原因心照了),一班五十人減到只剩十五人。被迫面對這些事要冷漠起來以免自己崩潰,是她以後的心理陰影。父親死前給了她在中國的親戚的資料,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就和家人一起半信半疑地逃到中國。聯絡到南韓的親戚(父親的妹妹們),到了南韓後,得到了他們熱情的支持,尤其在人脈方面,算是得到很好的待遇,結婚生子,擁有車,還可以修讀碩士。但是,始終未能救出兩個姊姊,聽說他們被北韓當局逮捕了,至今生死未卜,為成她一家心裏的刺。及後,初戀情人俊相竟然也獨自到了南韓,可是一切都已太遲了。原來,俊相就是因為得到較好的教育,接觸到外界的消息(可看電視和聽廣播,偷看南韓和中國頻道),而對北韓的世界感到格格不入,本來想邀美蘭私奔,卻因為當時環境的恐懼而沒有說出這念頭(告密、對她做成困擾,etc),想不到美蘭比他勇敢,先他而去了。俊相反而因為是北韓精英,融入時被猜疑較多,亦缺乏人脈支持,但努力工作幾年後,總算可以開始唸大學。不過,見到曾日思夜想的美蘭後,多年感情卻如化學作用般消散,曾對他寄予厚望的家人卻仍在北韓。他讀到了George Orwell的《1984》,驚訝於作者多年前已能想像到北韓這樣的國家狀況。

還有一些,但不想寫太多了。

這是梁文道的介紹文。不過,文中有個誤點︰他說作者只訪問了六個脫北者,但根據後面的致謝文,作者其實已經訪談了百多名脫北者,以瞭解更具體的環境資料,但是選擇了從這六個脫北者的故事作為主體。

--------------

看得到星星的國度

從人造衛星拍攝的圖片來看,整個東北亞的夜空有一片奇異的黑暗地帶。除了一小個光點之外,這片地帶的其他地方幾乎都呈墨色,就好像是東亞世界熱鬧光芒中突然凹陷進去的一塊黑洞。可想而知,這片地帶晚上不點燈,不只不排放二氧化碳,而且還沒有光害;站在那裡抬頭一看,肯定是繁星燦爛。這片地帶就是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了。

  《洛杉磯時報》記者芭芭拉.德米克的《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備受好評,寫得引人入勝,這幀衛星照片就是她書寫北韓的起點了。北韓的黑暗夜空是個再強烈不過的象徵,它能說明許多事情,首先當然是它的貧困。

  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饑荒就可能餓死了過百萬人,活著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軍人和幹部等特權階級,另一種是擅於從雜草和野樹裡吸取營養的強悍百姓。他們究竟窮困到什麼地步呢?書中有一個細節可以說明。當那些挨不住肚餓要涉過圖門江跑到中國找東西吃的人被逮住了之後,邊境守軍得在隨手取來的木片上頭做審訊筆 錄,因為就連他們也不夠紙用。可是,北韓曾經沒有這麼壞,六十年代它的工業實力還算強,一般人的物質生活要比南韓好。芭芭拉.德米克沒有深究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因為《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不是一本全面的北韓史,她要做的是難度更高的北韓人民日常生活的經驗紀錄。

  近年內地有一小部份人喜歡吹捧北韓,其中還包括我認識的著名學者,他們老說北韓福利好,人人享受全面醫保,可是德米克筆下「宋太太」(書中人物皆為化名)的經歷卻非如此。話說當時宋太太 的先生任職鐵道宣傳部門,是國家的喉舌,然而國家再也發不出薪資了,於是一家人陷入飢餓困境,一一病死。最後死的是宋太太的兒子,她把他抬到醫院,醫生也 開了處方,可是買藥的錢足夠換回一公斤玉米;宋太太選擇了玉米。許多年後,這一直是宋太太揮之不去的夢魘,她認為兒子是被自己害死的,而不是這個國家。她曾深深相信北韓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正如一首「愛國歌曲」所說的:「我們在這世上沒有什麼可以忌妒人家的」。

  那些悲慘故事的情節我們中國人都不陌生,所以也用不著再花費筆墨介紹了,這個世界其中一樣至為荒謬的現象便是人間最淒慘的悲劇其實都很像,不值得複述太多。反倒是北韓政權洗腦工程之徹底能夠叫人長見識。

  小學生的數學習題是這樣的:「八個男孩和九個女孩正在為金日成唱頌歌,請問總共有多少個小孩在唱歌呢?」而歷史課,大一點的學校都會特設一間明涼乾淨並且有暖氣的「金日成研究室」,小朋友一進去上課就會自動變得乖,課前還得肅立,一齊向金主席玉照鞠躬:「謝謝你,父親」。後來又有「金正日研究室」,在裡面上 的歷史課把實際生在蘇聯的金正日說成是在白頭山誕生,因為那是朝鮮傳說中神子降生的地方。不只如此,他哇哇墜地的那一刻,天上還顯現了兩道彩虹呢。除此之外,每逢金氏父子誕辰,學校都會派發平日難得一見的糖果巧克力,這樣孩子們就知道親愛領導人的恩典了,好比久經訓練的小狗自會認得鈴聲代表食物。

  每一個家庭都有官方發下來的金氏父子照片,裝在玻璃鏡框裡面,而且附贈白布;維持懸掛玉照的牆面整潔是國民應盡的義務,用那塊白布抹拭玻璃上的灰塵則是許多 家庭每日必行的重要儀式。偶而會有人來檢查。假如背景夠好買得起電視,上門檢查的人還會更多,因為他們要確保調頻器上的封條沒被動過,那個封條能讓電視收 不到北韓以外的電波信號。的確,近年有些人是從中國走私光碟機和 DVD,荷里活電影與南韓電視劇也有了一小批粉絲,不過很多人只是圖它們好看,並不相信可悲的南韓會真的人人有手機滿街私家車,也不相信腐朽資本主義政權會讓百姓生活過得那麼好,他們認為「那一定只是宣傳」。德米克判定「這個政權的力量來自於把國家隔離在世界之外」。

  我那些支持「主體思想」的北京朋友大概不願意看到中國為北韓帶來的壞影響,但真有少部份人是透過中國才瞭解到外面的世界長個什麼樣。那些光碟固然是從中國來的,走私市場上的 好貨也是從中國來的,就連更少數來回兩國的掮客也證言隔江那一岸的農民家裡頭都有電視和電話,而且絕非做秀騙人的樣板。不是說朝鮮人擁有全人類最優秀的基因嗎?怎麼同樣搞「社會主義」大家差得這麼遠?政府的解釋是中國已經走了歪路,遠離正確路線,不足為訓。再沒多久,他們乾脆宣佈走私 DVD是顛覆判國罪,最高可處死刑。

  另一項能令中國人感到親切的,是絕大多數北韓人都能清楚記得 1994年 7月 8號金日成死的那天自己正在幹什麼,那種歷史性的時刻。後來官方組織了長達十天的哀悼活動,任職幼稚園老師的「美蘭」每天都要去廣場哭兩回,一回是和自己的同事,另一回是帶自己的學生。就算再傷慟,這麼十天大哭二十回恐怕也很難流得出淚了,所以「美蘭」開始有空注意旁人的反應,她發現一個日日哭得人仰馬翻的五歲小女孩原來只是裝哭,她先把口水吐在手掌,然後再抹到臉上去。身為老師的「美蘭」逮住了她追問原因,小孩答道:「我媽說假如我不哭,我就是壞人了」。而廣場上還真有便衣在捉哭不出來的「壞人」,可見眼淚的重要。事實上, 那陣子甚至有部宣傳片告訴國民只要哭得夠誠懇,「說不定金主席是會回來的」。書中另一位人物「金醫生」的父親還真活活地難過到絕食身亡,他說:「如果像金 日成這樣的偉人都能死去,為什麼我這個百無一用的凡人還得活著浪費糧食?」

  這一大片星空固然遮住了自己人的耳目,但外人又何嘗能夠把它看透?去過北韓的人都曉得當地對遊客的「照顧」是何等地無微不至,住要住在指定酒店,行要有導遊伴行,想要毫無中介地接觸居民幾乎絕無可能。德米克提醒我們,在平壤旅行你必須小心觀察,仔細一看便會發現金日成雕像台階上那名少女不太對勁,她長得太好看,臉珠紅嫩,衣飾依人,如此靜好地坐在那裡看書,豈不正 巧是幅特地用來拍照的圖景?再等一會兒,還有一個士兵走來,立在雕像前面彎腰獻花,一臉崇慕,這也是個極為感人的場面(除了這位士兵沒穿襪子)。如果再待著不走,說不定還能看到更多戲碼呢,這可真是個懂得表演的國度。

  說了這麼多,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很根本的問題,那便是這一切故事到底從何而來?德米克小姐又憑什麼知道北韓人民的日常生活?很無奈地,她只能採訪到六個輾轉叛逃到南方的北韓人,儘管她下了不少工夫收集資料,用去十五年時間追訪那六個人;但這依然保證不了他們的證言和自述皆是未經扭曲的事實。再怎麼講,他們可都是「叛徒」呀,難道就沒有一點立場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嗎?更何況德米克的文筆實在太好,好到像小說一樣,那就更加叫人生疑了。

  然而捨此之外,別無他途,那一片黑暗是不可穿越的,一個連領導人太子大名都是秘密, 搞得外界猜得很費力的國家,你拿它有什麼辦法?還是跟隨德米克聽故事吧,比方說之前提到的「美蘭」,與她青梅竹馬「俊相」之間的愛情故事。對這一對青年而言,漆黑的朝鮮夜空是最好的掩護,可以讓沒有其他地方可去的他們每晚趁著夜色出門,一路聊天一路散步,一直走到市郊的田埂小徑……。那是比得上《山楂樹之戀》的純情,兩個人在一起六年才開始拖手,再過十年才有過唯一一次的接吻,德米克說:「在位處維珍尼亞州蘭尼的CIA總部,或者在大學的東亞研究系裡頭,人們通常又能遙距地分析。他們不曉得在這個黑洞中間,就在這個餓死過數百萬人的陰冷黑暗的國家裡面,原來也有愛情」。

  它本該是段韓劇般的愛情故事。「美蘭」與「俊相」的家庭背景不同,職業前途也差得很遠,雙方家長都不會認可這段關係;而且兩個人後來分住兩個地方,男的是「現代化典範」平壤裡的未來棟樑,女的是北邊國界處的幼兒教師,每年只能見上兩面。但真正的悲劇並不來自這些劇情上想像得到的限定,而在他們頭上那片夜空。

  先是「美蘭」一家出逃,但「美蘭」就是不敢對「俊相」啟齒,甚至連最後的再見都沒有。「俊相」知道這事之後十分痛苦也十分沮喪,因為「她竟然比我先走一步」,原來他也早萌此心。果然幾年之後,他倆終於在首爾重逢,只是「美蘭」早為人婦,一切都已經太遲。這是一對從小玩到大的戀人,這是一對推心置腹無所不談的知己,可是他倆卻誰也不敢告訴對方自己心中的真正想法,對這個國家的真正想法。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HKIFF 2012(四)︰Putin's Kiss

從一個很迷普京的女生Masha Drokova(主角)在加入普京成立的Nashi青年團的經歷,刻劃出俄羅斯政治面的現狀…

另一主角Oleg Kashin(應該其實是半個導演,導演是他和Masha的共同朋友)是個記者,一開始就開宗明義說明他不信任現在的政府,因為不滿普京政府鞏固政權的手法,就是鼓動仇恨和獵巫文化。從他的看法認為,現代的青年剛好是接近蘇聯解體前後的年份出生,親身體驗到俄羅斯經濟走下玻,然後普京上場,加上全球經濟普偏向上,俄羅斯人的生活大幅改善,而普京又是魅力型領袖,給年青人身體力行、意志堅定的強人形象,所以容易成為他們的偶像。於是,Nashi便在動員年青人成為親普京團體方面,非常有效。

本片有拍到那些青年露營活動時一些「領導」的演說,有點像那些以「改良自我、脫胎換骨、別當弱者、為改變犧牲」之類口號為賣點的心靈課程的味道。(我以前說過不喜歡那些心靈課程高調宣揚以弱者為恥的價值觀,有點fascist感覺)當然,還加了一些民族主義的味道。除了鼓吹俄羅斯優越感,亦把普京塑造成帶來進步的、為國家整體利益著想的人,進而把反對派都扣上「國家敵人」和叛徒的帽子。

青年團也不是沒做過正面的事,例如他們會動員很多人在一些賣過期食物的黑店外抗議,或擠入一些超市把過期食物揀出來,要求店主在鏡頭前向人民道歉(汗…)。就片中所提,他們除了夏令營,Nashi還會組織成員,參與各樣活動,如訂下大量旅車,由各地集合成員去參加二戰陣亡士兵悼念會;訪問了Nashi的一個政委,直認他們會部署每逢反政府遊行就上前阻路或同時打對台遊行;又試過搞一次「讓人民知道國家敵人的名字和臉孔」的大遊行,成員舉著那些「敵人」照片的橫額「遊街示眾」,用腳踐踏等等。

此外,不時也會傳出一些自由派記者和反對派代表人物被人襲擊、騷擾和恐嚇的事件,當然很難直接證明那些人是Nashi成員,不過被襲者都認為重點是跟它鼓吹的仇恨有關。其中一個反對派領袖打個比喁說俄羅斯成立了一個Ministry of Hatred。

片中偶然穿插了Masha和Oleg的對話,以表達Masha的看法。她對普京政府的忠誠全無疑問,但她有時也對Nashi的做法有點不以為然,不過言談中看出她不敢完全直說。例如將「敵人」的照片遊行時示眾的做法,她也覺得有點過火了,覺得只是有不同看法的人不需如此被對待。Masha有跟一些自由派記者做朋友,認為「有助化解誤會」,結果因為一些記者的言行而惹怒了Nashi的高層,要求她跟這些「敵人」斷交,然後Oleg更在夜裏被人埋伏毒打,幾乎送命。Masha也跟其他關注此事的人一起,提著讉責犯案者標語板站在街上,她的疑慮埋積起來,促使她定下決心要離開Nashi。

在片中對Masha的訪問,都可看出她說話很小心謹慎,其實她也在害怕。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素描

完成了素描初階課。

雖然導師有點古怪,不過對藝術家來說也許是「正常」的,總之,課堂的總體氣氛尚算輕鬆,偶然有點爛GAG。

對素描暫時的感想是︰萬事起頭難,起稿時比上色更麻煩。

有一幅畫因為剛才趕著離開課室(遲了下課而下一班的人就進來)而忘了取回…

下階段四月尾再來。剛好,因為有五月一日,即使去旅行也不用錯過一課,太好了。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HKIFF 2012(三)︰Bitter Seeds

GMO種子公司的惡行

屬於qualitative的記錄片,不過,略嫌trailer的剪接效果反而令片子像電影。

以一個立志想當女記者的高校女生角度為主軸,鏡頭跟著她一起,拍下被訪農民和家屬、種子公司高層和維權份子的訪問,指出現在印度農民的苦況的成因。

簡略地說,大部份的農民都是文盲,對於種子公司在廣告傳銷上大力吹噓他們種子的產量的手段,抵抗力很低。使用GMO種子跟傳統自家保存種子,在耕作上的分別主要是巨大的成本。GMO作物的基因會令其種子自我毀滅,每次播種都要買種子,如定期付租地付給印度種子公司的利潤和技術擁有者--美國公司Monsanto的專利費,使用GMO種子一定要綑綁式使用大量肥料和殺蟲劑、以及使用更多水,誤信了傳銷人員,抱著希望的農民通常需要向銀行貸款才能買到這些東西,然後便要工作而收成才能看看能否回本、是否可以賺到一筆應付家庭下一季支出。然而,現實是種子公司吹噓的成果跟實際收成出入很大︰例如在雨水供給不穩定的地區大力推銷他們的GMO棉花,宣傳物料上還印著所謂「成功大賺一筆的農民」的聯絡資料(其實應該是公司的僱員),打電話去問,竟聲稱說不需雨水也可以長得好,其實那作物根本就不適合當地的環境,或者只適合負擔得起精良灌溉裝備和抽水系統的大型農場;另外,GMO種子的效能經常貨不對版,首先是害蟲問題,它促成了能免疫於現在殺蟲劑的新品種、又或只說明能防止某類作物的害蟲,其實沒保證能防止其他物種的害蟲,簡單來說就是這個種子+殺蟲劑的配合,絕不等於真的沒有害蟲,而且面對的可能是更難殺的蟲;另外,還有土壤品質因GMO而變壞的累積問題。(舊文︰HKIFF: Think Global, Act Rural)

有一個很多人會馬上想到的問題︰為什麼農民第一季收穫後知道「中招」了,還要繼續買GMO種子?

在農民和維權份子的訪問,原因大概是這樣的︰種子公司會推出新的產品,說已經改良了對應新害蟲的能力,又再吹噓其產品的效能,結果還真的有農民再上當了。此外,有不少第一次收穫的收益不足以償還銀行貸款時,他們已經不能再從銀行借新貸,結果便要借高利貸,條件苛刻(如以地權作抵押),再將一切希望押在這些種子package上,第一次失收,本來已經泥足深陷,第二次失收,幾乎便是沒有翻身之日,如有些農民以地權作抵押的,他們失去謀生最基本的資產,便是完全斷絕收入來源了。就算是有農民想改種回傳統的自然種子,卻因為過多農民同時開始種植那幾種GMO作品而沒有保留在地品種的種子,想買也買不到,再者那些種子從前是不用買的。(Vandana Shiva提過,因為全球化影響,農民會有改種全球最好價錢那幾種作物的傾向,更加促成作物的單一化、GMO化而令在地品種失傳)

網上一段導演的訪問是這樣的︰

Filmmaker: Do you think the farmers are adequately informed abou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M seeds?

Peled: My impression is that they know in general terms, but the instructions are very specific. And on top of that is the financial aspect. The idea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griculture is you put in more mone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eason, and because you should be getting a big harvest you should be able to more than pay back your expenses. So that requires taking loans, which requires some line of credit. 80% of these farmers cannot go to the bank because they cannot pay the bank for last year’s [loan]. So their only recourse is to go to money lenders who charge them very high interest rates. The farming costs are much higher than a corporate farm that would have a lot of credit at the bank. Already they have to bring in a higher income just to pay their expenses.

不過,雖然GMO種子的惡行是導致農民自殺的最大原因,本片也揭示了一些傳統社會觀念和陋習造成的問題,因為被前者催化而加重了。印度傳統上,嫁女要付嫁妝,如果一個家庭因為付不起嫁妝而嫁不出女兒,是一個很大的羞恥,亦經常出現男家提出嫁妝時都獅子開大口的情況(片中的提親者提出要20萬盧布、電視、冷氣機、電單車、廚房設備),所以生有女兒便等於負有一筆未來的債,「不幸」生有兩個或以上女兒的家庭,幾乎就是注定一世貧窮。

片中交代了美國一方面向世貿控告印度的棉花價錢太低,一方面每年都大力資助國內棉花農,亦利用世貿的條文強迫印度開放GMO種子成為合法商品,而Monsanto每年都在印度吸走巨額專利。訪問那些種子公司的高層對農民自殺的看法,竟有人說「認識他們的人大概都會說他們是懶人吧、每個人都要感謝Monsanto為印度帶來的貢獻」,說話很PR,真的很令人火大。

延伸文章/訪問︰

http://www.filmmakermagazine.com/news/2012/02/bitter-seeds-an-interview-with-director-micha-x-peled/

http://crestoneeagle.com/2011/09/29/bitter-seeds-a-tragic-story-of-gmos/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HKIFF 2012(二)︰ももへの手紙

笑點不少,怪獸跟人的互動喜感不錯,劇情也蠻感人。

有點像「神怪版巴別塔」,從主角的父親身故,令小桃一家要搬回母親娘家,二人都要重新適應環境,而那衝擊導致二人都有自己的心結,令她們相處時有些隔膜、誤會甚至衝突,但當遇到一點突發事,就會被突然點醒了,那些衝突,不過是些無聊的小事,對方的痛苦,其實心底裏都是知道的。

小桃的母親這樣形容父親(只有英文字幕)︰"He can write outstanding research papers, but cannot even write a personal letter, because he don't know how to use the words."

劇情中心包含了對人內心軟弱時的體諒和溫柔,不過其實算是很婆媽的。不巧地,卻又擊中了我的淚腺。如果是3年前,感受也許沒有這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