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無題

ABRSM成績收到了。 ABRSM G8 本來以為A是最低分的,結果竟然反而是三首裏最高分;C曲本來最喜歡也練得最有心機,但可能因為一開始老師彈的速度比原先說好的慢,我想試著帶快他又帶不起,於是還是跟他慢下來,所以就被認為是「拍子配合不好」。不過,aural在苦練之後得到理想的成果,這讓我頗滿意。Scales方面,幸好那一條「抄粉」的沒有太大影響。 

過去一個月玩了The Evil Within和玩了兩輪新的Civilization: Beyond Earth。 The Evil Within的恐怖感做得很好,但是畫面質素簡直是PS2.5 (我玩PS3),而且最要命是camera control和操作系統差,以及一堆屈死人而重讀時間長、checkpoints不夠多令人無限輪迴固定的情節,感到某些boss和關卡非常令人煩厭,所以破了一次easy之後便火速賣出去了。它差的地方如果沒有The Last of Us這神作比較下去,可能會印象更好。 Civilization: Beyond Earth的玩法跟在地球的版本很不同,主要在於科技樹方面。我第一輪時玩mercury難度(其實最初是想玩簡單的,以為由上數起第二個是容易,怎知第二次看到滑鼠游標彈出來的說明才知道已是normal),以為自己科研和軍力都在上風,應該一切也沒問題,但因為我研發得太平均,每次蓋wonder都被別人爬頭,才發現若走平均路線,無論蓋wonder和軍力方面都會吃虧。 

目前在看Naomi Klein的新書《This Changes Everything》,然後又不知不覺買了很多書,又另有一堆書想看,所以即使Ace Combat Infinity很好玩,也沒玩一個月了。 其實有很多東西想寫的,電影節、閱讀、種田、遊戲等等,不過沒寫文章/blog太久,熱身需要一點時間。

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這本書真的很有啟發性。透過不同文章介紹世界各地一些以各種方式營造出來的公共空間,賦予其「非典型」的功能,讓都市人能找回一個可以展現自我、與社會其他人有交流互動的機會(不是那些聽講座拍手拿禮物走人的活動,而是打破stereotyping的持續性真實交流),從而體認到社會各人/群體雖然各有相異,卻有所相連的本質。其實不需要什麼宏大計劃,最重要是能釋放土地與空間的靈活性,人類自會發揮其功能。公共開放空間日漸被蠶食的香港,對土地只有執著於交換價值的僵化思維,令人們失去這樣的空間。如果只以能否幫人上樓/多起樓為不惜任何代價達成的目標,那麼我們很可能只會由一個問題走入另一個問題。從機會角度看,改善社會並且只靠計劃和福利(不是說不需要),民間自發性組織可以做的還有很多(當然也看官僚的態度)。
---
節錄一段(於第一章「在北京街頭跳舞」):
"在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的前幾年,大量來自鄉村的非法移工湧入北京。人類學者Li Zhang (2001)指出,北京市需要勞工去建造奧運的運動設施,但勞工們卻常常被排除於城市日常生活之外。計程車司機通常很瞧不起移工,拒絕搭載他們,怕他們會弄髒了車座;餐館老闆常拒絕他們上門。我們所訪問的北京市民,也對他們充滿疑懼。秧哥歌似乎暫時性的讓這些移工參與在城市活動,即使我們沒有看到很多移工直接跳舞,他們通常在旁邊看,秧歌是免費在戶外就可以欣賞的表演。儘管至少有一個以上的舞者,說她不喜歡「在跳舞時被奇怪的人盯著看」,但是也有不同的情況,像是德勝門的秧歌隊,就讓移工參加,她們日曬光裸的臂膀,可以在隊伍中被一眼辨認出。在所有不需要門票的場地,觀眾群裡都可以看到移工。
Stavros Stavrides曾描述,行走和觀看能創造出所謂的「門檻」空間,創造新的關係,而不複製原有區隔的秩序和階級結構,「門檻」是製造改變機會的記號,它是創造或代表通往未來的可能通道。藉由對「門檻」的認知,浪遊者(flaneur),和作為浪遊者的居民,可以理解城市是由許多不連續體所組成,是一連串交叉口所湊成的網絡。這些門檻所構成之無法預期的連結之中,「差異」出現了,但它不只是威脅,也是一種希望。(Stavrides, 2007:177)"
----------
可以說我保守,但這也再次讓我想起,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一些從前在本區內可以買到功能性相同的東西(如衣服和文具,因有特色而買的除外,但有不少是以shopping的心態去逛的),以及近日圖書館正大力推行自助借書以縮減人手;這令我不安的原因,我大概更清楚了。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2013

對自己,有一些事情暗自起伏,但總體上沒有大事的一年。
因為假日有去耕田而少了上健身室,但體能還算是自開始工作以來最好的一年。不過,又因為練琴時間越來越多,也可能是近日天氣問題,左肩和頸又有些不舒服。
來年要考八級了,狀態有點不穩定,有時手會很硬。考了(合格的話)之後便多了時間可以做其他想做的事,目前心底最想做的是重拾寫小說的快樂。
有其他思考階段的事,但太雜碎而未有進展的就不要說出來了。
飲食也持乎找到了更平衡的方法,即是少肉之餘也不會冰手冰腳易累,全賴對食物議題的興趣,知道了更多,對很多以前喜愛的零食或牌子(被迫)打入冷宮,現在腸胃也算是十年來最好的,皮膚也得以好轉。
------------------
今年內讀了而推薦的前五本書:
誰控制了總開關?
關於科技創新、壟斷、巨企與小企和政府的微妙關係,還有私隱和選擇權
住屋不是地產--只看主流傳媒,會以為房屋問題「只是」多找地蓋公屋居屋就可以了,此書著墨甚多在於如何分開投機和實用市場為介入方法,又引了許多外國例子。
雜食者的兩難--由到農場實習工作到超市採購,由微生物到成品食物的食物鏈形成過程的聖經,讓人徹底了解現在工業式生產(農場、農殖場)的各樣問題,雖然文字太累贅但資料極豐富
美味詐欺--最近才提了,不說了。
富士康輝煌背後的連環跳
推薦的記錄片:
The World According to Monsanto
推薦的動漫:
荒川弘的《百姓貴族》和《銀の匙》。都是關於食物和農業,以及人與土地和動物的倫理。《百》的歡笑程度極高。
印象深刻/推薦的遊戲:
DmC:Devil May Cry
感想文一感想文二--少有地故事和角色都很吸引又令人印象深刻,美術又很有風格的動作遊戲。很久未試過破了一個遊戲幾個月後仍然會記掛著一些劇情和對白,因為以動作遊戲來說它交代劇情的方法和刻劃角色面貎真的做得好,劇情本身很有發揮空間,極希望C社繼續讓Ninja Theory開發續集。
The Last of Us--已經太出名,也寫過文介紹,不多談。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九龍城書節2013

一年比一年搞得熱鬧了。 除了書以外,還買了香草系列的製品。 今次購入的書,都有好幾本想快點看。(謎之聲:有哪次不是這樣?)
  更多有關 大媒體的金權遊戲 的事情更多有關 城市造反 的事情
更多有關 死在香港 的事情
更多有關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的事情
更多有關 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的事情
更多有關 住屋不是地產 的事情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昨晚看了《Searching for Sugar Man》。
雖然片質不同,但跟《字裏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人即使活得平凡,不卑不亢,一直做自己相信的事,便是浪漫。
在美國紅不起,在南非卻無人不曉,因為在當時他的歌詞正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卻有豁然的旋律,成為尋求變革時心靈上的力量。
我個人不太贊成將這段故事強行加上「只要一直努力付出,終有出頭天」的教誨式意義,畢竟若非某些幸運因素,他的歌就算是這麼好也真的可能會無人聽聞,可能真的老死也沒被找到而重出江湖。細看片中他的處事態度,我看到一個人無論境況如何,即使經歷過夢想破滅,仍然有選擇態度的自由。
他淡薄名利的程度是,竟然知道了懷疑被唱片公司私吞版稅,仍可以沒什麼反應。從對他女兒們的訪問,看得出他即使要幹粗活,生活貧苦,但仍是會為低下階層發聲的一份子,還真的付諸實行去參選市長(當然很多人都不知他是誰)。對女兒們的教育中,就是要她們知道自己可以到任何地方,即使是感覺像上層人士才會去的地方,不要對自己劃定界限。在初到南非開個唱時面對從前估不到的熱烈歡呼,仍不失冷靜和風度,得到的收入都分給親友,回到美國後繼續低調過活。
後來上網查找一下他最近的消息,在這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時,他竟然拒絕出席,以免讓製作人的功勞被蓋過。這片子讓他當時滯銷的唱片終於成為全球熱賣大碟,並讓他能到世界各地去演出了。
我雖非英文程度很好,但也看到歌詞的寫作很有詩意和技巧,原來他是主修哲學的。
《Cold Fact》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Hungry for Change》

早上看了雷神第二集,因為貪方便而選擇了在葵芳看,不幸是在slope不夠斜的大院看,結果經常被前面頭髮梳得有點高的人擋了一點視線。劇情不揑,蜻蜓點水式的笑位也不算少,惡搞美國隊長那裡最多人笑,Loki這個反派說話好風趣。不知道是否Avengers的影響,這比起第一集明顯有較多製作預算和宣傳費。伏線不知道是用在第三集還是Avengers 2了,總之比第一集好看多了。
今年才知道有「環球美食電影節」這事情,於是剛才(11月2日)看了這部。
還未花時間了解怎樣在wordpress貼embedded youtube video,請自己click進去。
剛剛在太古城看了這部。講述現今食物工業如何故意添加會人上癮及有害的化學物質,令人的味覺不知不覺被manipulate了,以及因為成本而採用不健康的氫化油和玉米糖漿,消費者又受到「fat=evil」的誤導影響,以為低脂產品一定更好,卻買了更多「低糖低脂」又更多有害化學物質,而那些化學物都是食品工業界自己用很多錢收買科研和lobbying通過FDA合法,不少第三方研究都證明是有害(e.g.沒有糖卻有阿斯巴甜的coke zero,還有色素),太多太亂的「資訊」慢慢地讓人只會從末端著手,例如將飲食簡化為「卡路里和脂肪量的計算」,皮膚和過重問題就只是想到哪個牌子的東西用/喝了就解決。後半部主要是說與其"go on diet",不如先想想自己哪裏出了錯,然後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故意突然減少進食,生理機制只會自動當成「物資短缺的事故」,一有機會便會儲存更多,應付將來可能再出現這樣的「事故」。後面是一些如何進行第一步,例如購物時要看food labels,其他的如運動、休息、多食各類蔬菜等就很老生常談。始終,焦點有別,而且很難期望在100分鐘左右的片子可以深度和闊度兼備,但是,有機會還是值得一看的。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節錄︰觀眾效應、向他人陳述相對於自我思考的優點

正開turbo mode清理兩個月來的雜誌。
"You can see this audience effect even in small children. In one of my favorite experiments, a group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 researchers in 2008 published a study in which several dozen 4- and 5-year olds were shown patterns of colored bugs and asked to predict which would be next in the sequence. In one group, the children simply repeated the puzzle answers into a tape recorder. In a second group, they were asked to record an explanation of how they were solving each puzzle. And in the third group, the kids had an audience: They had to explain their reasoning to their mothers, who sat near them, listening but not offering any help. Then each group was given patterns that were more complicated and harder to predict.
The results? The children who didn't explain their thinking performed worst. The ones who recorded their explanations did better-the mere act of articulating their thinking process aloud seemed to help them identify the patterns more clearly. But the ones who were talking to a meaningful audience-Mom-did best of all. When presented with the more complicated puzzles, on average they solved more than the kids who'd explained to themselves and about twice as many as the ones who'd simply repeated their answers."
這是10月號的Wired中由Clive Thompson所寫的"Thinking out loud",主要是說網絡可以促使同好的交流、資訊流通造成創新的啟發、寫blog或報導等等或可成為集合某些關注某類事情的人士建立平台的契機,以及觀眾效應--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所寫/貼出來的東西會被別人看到,表達時因為要組織為別人也能明白的方法,有助解決/認清主體。這一點也是我所認同寫blog的好處之一,雖然未必每個人及每一篇都真的會思考別人是否明白(例如很私人的blog以及說話只說三分一又不回答人的fb status),但有些時候至少對某些人有這個幫助,例如我寫書和電影的閱/看後感,有助訓練記憶力和重組片段的能力(書還是有讀,不過近期也少了時間和體力去寫感想),科學也是(當然manipulation也難以避免的…例如GMO的網上討論就有很多打手),我想到其他現實的例子可以是政治類議題,一個人要是只會將自己心中的原則緊抱,只說政治很煩不想理會下卻又下意識為一些事定了性,而不願意有陳述這過程--經過自己對某些事情的取態時好好面對和整理自己為什麼那樣想、那些想法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思考,那麼這個人就算有多聰明,內心也只是不懂兌變的陳腐世界。我最近就因為一些人老是「一知半解卻要亂槍掃射,千發後中了一槍就沾沾自喜的無賴行為」感到煩擾,但我努力說服自己別太早把耳朵關起來。
當然我從不期望自己或每人的blog或網上言論都要像論文一樣全面和有遞進的表達形式(畢竟我不是機械人,亦有很多無知的地方),創新、發現和理解從來都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後,那驀然一刻就串連起來。
哇,很久沒有打這麼「多字」了。
另外還有一些動漫、日劇的感想,但不知是否有時間寫。